年底了,老師,你的工資國家很關心!國務院日前發(fā)布通報確保教師待遇政策落地

湘微教育
2020-12-07 12:15:09 文/潘娜 圖/陳軍
前不久,
國務院發(fā)布
“關于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收集轉(zhuǎn)辦
部分意見建議情況的通報”,
內(nèi)容涉及就業(yè)、社保等方方面面,
其中有一項內(nèi)容和老師息息相關。
通報指出:
由于義務教育教師與當?shù)毓珓諉T的職務、職稱、職級等難以具體對應,有些地方無法準確把握義務教育教師工資調(diào)整的具體標準。建議督促指導地方結合實際,細化明確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具體標準,確保相關政策落地見效。(擬轉(zhuǎn)辦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
12月1日,
在教育部舉行的首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fā)布會上,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相關負責人提到,
“持續(xù)推動各地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平均收入水平!
“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
政策頻出促落實
由于我國目前各地經(jīng)濟發(fā)展還不均衡,不同地區(qū)的教師工資水平存在發(fā)展差異,有所不同,這是社會現(xiàn)實,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推動“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公務員”落實進程。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diào),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yè)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shù)毓珓諉T平均工資水平。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意見》強調(diào)“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shù)毓珓諉T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2019年年初,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fā)出通知,《通知》明確督導主要圍繞2020年底前實現(xiàn)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的總體目標,重點考察各地近三年來推進總體目標落實情況等。
2019年年底,督導辦再次發(fā)出通知,指出,2020年把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作為督導檢查重點。
同時,全國各地也在不斷探索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比如2018年,浙江出臺《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制定中小學教師工資與當?shù)毓珓諉T工資長效聯(lián)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shù)毓珓諉T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各地在出臺公務員獎金政策時,必須同時間、同幅度考慮中小學教師。
“教師工資不低于公務員”
落實起來難在哪?
“人民網(wǎng)——觀點“頻道曾刊發(fā)文章對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不到位進行分析,文章稱,雖然“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的平均工資水平”,早在義務教育法和教師法中,就寫得明明白白。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師工資收入水平距離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的目標還有差距。
這種差距的表現(xiàn)之一,在于公務員在年終可以獲得獎勵性補貼。在一些地方,這種“一次性獎勵”占公務員工資收入的比例很高。如果對標公務員基本工資,而不是包括“一次性獎勵”在內(nèi)的實際收入,那么兩者的收入差距就無法真正縮小。
造成教師收入與公務員收入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觀上是一些地方對教育重視不足、投入不夠,在分配財政支出時,優(yōu)先保障的往往不是教師;客觀上是由當前教育管理體制造成的,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投入主要由縣級財政負責,一些地方財政緊張,尤其是一些中西部省份,教育投入主要靠中央財政轉(zhuǎn)移支付,沒有欠薪問題發(fā)生已殊為不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據(jù)報道,全國已有不少省份在進一步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推動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師傾斜上進行了探索。一些學校的教師招聘十分“火爆”,大批名校優(yōu)質(zhì)畢業(yè)生爭相從事基礎教育工作,這都值得稱賀。
教師待遇事關教育工作大局,
事關全民族素質(zhì)提高大計。
對教育事業(yè),
無論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無論怎么投入都不算多。
來源:中國教育報
點贊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