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3位大神手繪pk,每一幅作品都讓人驚嘆不已!

深圳梵比畫室
2021-3-26 21:55:43 文/趙天宇 圖/何穎
鋼筆畫是以普通鋼筆或特制的金屬筆灌注或蘸取墨水繪制成的畫。鋼筆畫屬于獨立的畫種,是一種具有獨特美感且十分有趣的繪畫形式,其特點是用筆果斷肯定,線條剛勁流暢,黑白對比強烈,畫面效果細密緊湊,對所畫事物既能做精細入微的刻畫,亦能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肖像、靜物、風景等題材均可表現。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
來自中日美三位大神的極品鋼筆畫,
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作品
帶好小板凳
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登場的是中國選手舒展的作品,
舒展筆下的作品細膩的筆觸讓人叫絕
這是他為LAMY創(chuàng)作的海報
▼
完成作品
局部
舒展,來自河南開封,現居北京,是一名鋼筆繪畫愛好者。喜歡隨身帶一支鋼筆,一個小本子,聽從內心,記錄身邊發(fā)生的事物,留住身邊的美好。
《菩提樹》紙筆鋼筆150cmX110cm
表現手法太絢麗,無法用言語表達出此時的心情!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好精致!功力不是一般的深!
其實萬事萬物皆生活在佛主身中
目光所及一尺一寸,花草樹木
目光所及到了一定的高度,便能仰望佛主尊容。
在“領域”系列中,除了海中巨獸
還有化為島嶼的巨鱷、隱藏在懸崖密林里的山甲
他筆下的大自然,有一股遠古洪荒之氣。
領域-鱗(整體)
每個空間.每個時代.每個物種
都有它們所占有和保衛(wèi)的空間
領域-鱗(局部)
《領域-鱷》
《領域-山甲》
舒展說,鋼筆畫是一條“野路子”,欣賞的人不多。但一說到自己喜歡的事,這個靦腆的男孩,總會格外地神采飛揚。
我想,每個人都曾有這種因“熱愛”而廢寢忘食的時刻。只有做真正喜歡的事情,我們內心的浮躁,才會不治而愈。
下面這幾張是展哥與電影《百鳥朝鳳》合作的電影海報,他主要負責插畫部分。
《圓夢巨人》
接下來是來自日本的鋼筆大神
被稱為“細節(jié)狂魔”
池田學
IKEDA Manabu
(生于1973年,今年45歲)
畢業(yè)于東京藝術大學設計
↓↓↓
他的作品紛繁復雜
第一眼看,色彩上結合了日本傳統(tǒng)畫風
然而細看卻有著寫實藝術的豐富細節(jié)
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讓人驚艷的是他這幅
《新生》
在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嘯后,日本受到嚴重傷害,近六年一直在重建修復。而池田學經歷過這些后,便開始了他的大型繪畫《重生》的繪制,他每天花費10小時,每周6天,整整花費了6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幅3×4m的作畫,整個畫面藏了無數個細節(jié)。
“ 新生 ” 描繪了一棵樹與海嘯的拼搏,仔細觀察畫面,上面飽含了無數小細節(jié),成千上萬個故事,池田學的畫,試圖復制一個美麗的揭示人性的超現實世界。
細節(jié)之美,或許可以說池田學的精華所在,每毫米的畫中,都引人入勝。一道道手繪的線條,經長年累月最終織成了一張壯觀的風景。
用超現實主義色彩征服了一面又一面的墻壁。他的作品都是自然題材,混合了日本傳統(tǒng)的視覺文化與異想天開,猶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創(chuàng)作中的池田學
一幅作品有兩米多高,只用一支小鋼筆,從一個細節(jié)開始讓畫面一寸寸地慢慢增長,一張畫在幾年后生長成了讓人嘆為觀止的繁復的建筑和風景奇異世界,觀者可以花一整天去看里面發(fā)生故事。
《予兆》
《予兆》局部
宏大的場景、精致的畫風、奇異的想象力
這是我第一次看他作品時的感受,嘆為觀止
一道道手繪的線條,
經年累月最終織成了一張壯觀的風景
憑著想象即興創(chuàng)作出這些迷人的細節(jié)
效果精美絕倫
《興亡史 》
History of Rise and Fall
池田學每天數萬筆的磨礪
兩千多天的堅持
畫面完成最后的組合
激動的不能自已、掩面哭泣
《方舟》
《存在》
他在創(chuàng)作這幅時,畫了成千上萬條鋼管機械,長時間盯著緊密的小鋼管,眼睛會酸痛、會花,精神會恍惚,所以他畫半個小時就會休息一會兒,這樣斷斷續(xù)續(xù),這幅畫,需要三年才能畫完成。
關于他創(chuàng)作的題材
他畫的都是大自然,池田學說:“ 大自然強烈的吸引我 ,我們雖然從先進技術中獲益良多,但同時,我們不斷在違反自然規(guī)律,讓我們有一種瀕臨滅絕的危機感 ”。借此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呼吁大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最后是來自自美國的Benjamin Sack
Benjamin Sack出生在加利福尼亞
在弗吉尼亞長大
他就讀于弗吉尼亞聯邦大學
并于2011年獲得了學士學位
現在生活和工作在華盛頓特區(qū)郊外
密密麻麻、無窮無盡的建筑
驚人的細節(jié)和透視
無不讓人驚嘆
Benjamin以用鋼筆和墨水畫的虛構的
復雜的城市風景而聞名
他的作品篇幅
大多有2米多高、寬1.5米
創(chuàng)作一幅畫需要用時長達幾個月
而這些作品畫面的元素是一系列符號
——星星、螺旋、立方體和圓形
靈感都是來自
制圖學、宇宙學、文學和音樂
Benjamin著迷于建筑的無限擴展
將城市分割開來
螺旋上升,永不停息
憑著一絲不茍的決心和穩(wěn)定的手
Benjamin
拿起一支黑色的0.05 mm的針管筆
開始畫出虛構城市場景中密集、復雜的細節(jié)
:建筑物、道路、河流和橋梁等等
Benjamin的藝術作品中的建筑跨越了幾個世紀
從哥特式大教堂到高聳的摩天大樓
城市擴張的模式讓人聯想起
帶有大量科幻色彩的歐洲城市
Benjamin將現實主義和抽象畫
完美地融合在他精美的繪畫藝術作品中
在觀看他對不同建筑風格的驚人表現時
觀眾有機會探索
許多有代表性的地點和城市的歷史
如果你仔細看
你甚至可能在作品里
認出一個熟悉的地標
他超詳細作畫的方法
不僅顯示了對不同結構紋理的控制
而且顯示了超強的透視能力
也許作為一種「抽象的城市主義」
Benjamin用紙筆
在繪畫的過程中來建造城市和世界
摩天樓和低層建筑在城市中形成復雜的空間架構
他對歷史、建筑很感興趣
在這些方面有豐富的知識
因此,他的藝術不僅具有審美美
而且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
而Benjamin的作品
不僅僅停留在二維的平面之上
甚至畫在了三維的物體上
一幅名為「 巴別塔圖書館 」
(Library of Babel)的作品
就畫在一個直徑16英寸的地球儀表面
看完這三位大神的作品
你喜歡誰的呢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感謝觀賞 感恩分享
關注我們,成就夢想
一線美術教材作者言傳身教
為您的美術夢想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