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1+2”新高考,教你如何定制屬于自己的選課

2022高考
2019/4/28
8省市集體官宣實行“3+1+2”模式,這次高考改革涉及范圍更廣,影響更大,反應更強烈!
新高考“3+1+2”模式嗎,應該如何選課?簡單來說:打算學理工專業(yè),必選物理;其他專業(yè)可以選歷史;成績好的盡量選擇理化組合,成績稍弱的可以用物理和除了歷史之外的其他科組合。不建議選擇歷史+化學+生物或者物理+政治+地理這種組合!
一、選課應該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山東實行新高考第二年了,根據(jù)我?guī)У膶W生來看,對于高一的學生和不懂教育的家長來說,選課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學生只是憑感覺選課,隨意搭配,結(jié)果也是朝三暮四,改來改去,搞得人心惶惶。所以,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選課指導。那么,選課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呢?
1、自己擅長的: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選了自己不擅長的學科,在實行等級賦分模式下,就很可能賦出比較低的分數(shù),因為等級賦分看的不是卷面分,而是你的排名。
比如說物理,雖然選擇物理能選90%以上的專業(yè),但是物理是高中最難的學科之一,很多學生高一物理只能考四五十分,這種情況你說選不選?我建議不選,因為高一物理還不是最難的,高二物理才難,如果高一物理都考不好,聽不懂,那么想學好物理是不太可能的,更何況大學物理更難,高中都這樣了,大學掛科就不足為怪了。
再比如化學,因為化學是實行等級賦分的,如果你的化學不好,但是為了選理工科專業(yè)強行選擇了化學,這種情況也是不可取的。首先在等級賦分中,你會很吃虧,賦分很可能比你實際得分要低不少,因為選擇化學的尖子生本身就多。而且在選專業(yè)時,你發(fā)現(xiàn)只選化學不選物理,專業(yè)受限會比較明顯,況且以后大學要想學好化學,物理是必備的!
2、以后要學的:這是很多學生容易忽略的,但是卻是最重要的!因為很多學生不知道大學課程的設置,所以一般以第一條為主要依據(jù),但是,到了報考時,很多學生就會后悔莫及!比如在教育部《選課指引》中明確規(guī)定,有19個理工類和管理類專業(yè)必選物理,很多學生因為物理難不選物理,結(jié)果到報專業(yè)時才發(fā)現(xiàn),即便你的分數(shù)高,但是很多專業(yè)不對你開放,你面臨的競爭其實更加激烈!
所以,如果你以后打算選理工科專業(yè),就要選物理,同理,以后打算學文史專業(yè),就要選歷史。
3、競爭小的:等級賦分,不僅要選自己的優(yōu)勢,還要選對手,因為選對了對手,你就是勝利者!哪些學科競爭小呢?選擇人多的學科!這點和一般認識不一樣,一般認為人越多競爭越大,但是等級賦分模式下,人越多,基數(shù)越大,賦分越容易。假如前1%賦分成100分,如果選擇的人數(shù)是1000人,那么將有10人賦分成100分,但是如果選擇人數(shù)為10000人,就會有1000人賦分成100分,你覺著考入前10容易還是考入100容易呢?下面各個檔次賦分也都是這樣。
4、學校優(yōu)勢大的:每個學校都有優(yōu)勢學科,比如重點高中理化生一般比較強,普通高中政史地相對更好一些,師資配備更齊全。同一個學校,不同的學科,同一個學科,不同老師的差距都很大,在高中老師的作用非常大,所以選擇一個有優(yōu)勢的學科,可以幫助你考更高的分數(shù)。那些學校的冷門組合一定要慎選,因為一旦選擇,如果學校開設也會是走班的模式,這種模式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
二、為什么推薦理化生組合而不推薦史化生組合?
其實,實行“3+1+2”模式是對“3+3”模式的一種修正,“3+3”模式的步子邁得太大了,產(chǎn)生了很多問題,所以,必須用新的模式來彌補,由此“3+1+2”模式被廣泛應用。
為什么要把物理和歷史設為必考,而且以原始分計入總分?教育部的解釋最權(quán)威:
歷史是社會科學的基礎,告訴我們過去從哪里來?
物理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告訴我們未來到哪里去!
所以,你要選擇理工科專業(yè),就要選擇物理,沒有物理的理工科,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大學化學對物理的要求很高,大學生物對化學的要求同樣比較高,所以史化生這樣的混搭,以后會很麻煩。
三、學生需要為選課做哪些準備?
對于實行新高考地區(qū)的學生來說,收集數(shù)據(jù)是最重要的!收集什么數(shù)據(jù)?除了新高考的一些政策和概念外,比如什么是等級賦分,大學對選課有何要求等。
最主要的數(shù)據(jù)就是自己適合學什么!這個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不簡單。因為高一考試較少,每次考試難度不一樣,學生的認知就是不一樣的。比如地理,2017級山東省選擇地理科目的最多,但是2018級我們市里聯(lián)考,地理題目過難,導致得分較低,所以學生“棄地理”的現(xiàn)象就比較明顯,而選擇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人數(shù)較多,因為這三科考的比較簡單。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高一下學期的生物進入到最難的遺傳方面的內(nèi)容,學生普遍感覺較難,所以又有很多學生打算“棄生物”,而生物是2017級選課第二多的學科。
這些都說明學生對自己的認識也是很淺顯的,所以高一努力學好各科,才能知道自己能學什么,不能學什么,不要一開始就放棄某些學科,這樣的選課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