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要增加難度?嚇壞高考生

2022高考
2019/3/27
高考語文要增加難度?嚇壞高考生
語文原本是高考各科中區(qū)分度不大的一門,但近年來“高考語文要增加難度”的消息不絕于耳。也許不少同學都聽過新版語文教材主編說過的“狠話”:
“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xiàn)讓15%的人做不完!”
“閱讀文章具思辨性、復雜性、擴展性,還專找讓考生想不到的領域,對女生特別不利!
”高中語文課程將有顛覆性的變化,要學生模仿寫詩、寫小說、寫散文、寫戲劇!
“統(tǒng)編本語文教材有什么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讀書’為要。新教材專治不讀書!
如果這些話已經(jīng)把閱讀功底不夠的高中生尤其是部分理科生嚇壞,那下面這個消息估計會讓更多同學“崩潰”。
最近擬提交的《關于加強文言文在高考中的比重的提案》,則建議將高考語文的難度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政協(xié)委員:將高考語文難度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吳委員建議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古漢語的考試內容,在中考、高考時,將語文學科的滿分提高至200分,并逐年增加古漢語在中、高考中的分值比重,最終使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比重達到1:1。
但這目前也只是提案,還未被正式確定下來。
那么,2019、2020年的語文高考試題,
會提高難度或大幅增加文言文考查比重嗎?
根據(jù)已經(jīng)公布的考綱,題型結構和考查內容不會有大改變,但下面這8項變化,今明兩年的高考生們一定要引起高度警惕!
高考語文命題8大變化
1閱讀量增加、閱讀速度要求提高
高考命題越來越注重閱讀量,越來越注重閱讀速度。五年前,高考語文試卷面大概是6000-7000字,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8000-10000字。
2017年比2016年,2018年比2017年,每年卷面的字數(shù)都會略增,基本上是3%-8%的幅度。閱讀量大,文字量很大。如果學生總是刷題,閱讀速度很慢,無法一目十行,這樣是不行的。
學生要學會把精讀略泛快讀結合起來,也就是“1+X”。譬如說一篇古文用60%的時間去學習,剩下的時間就要去接觸更多的古文。還要掌握一些閱讀方法,如中軸線、不動唇、不指讀等等。
2命題材料范圍擴大
隨著高考命題材料面拓展這一改革,考生應廣泛讀書,多關注社會,不能處處圍繞考試,只讀那么一個小的范圍。
今后的閱讀題型將偏重檢索和判斷,學生需要擴大閱讀視野,考試幾乎沒有雞湯文,《讀者》《意林》等不太有用。2018年高考還選入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建議多讀《中國新聞周刊》《新華文摘》等有一定深度的時政類雜志。
3基礎知識考查增加
近幾年高考把基礎知識,特別是字音字形放到閱讀當中來考。由于有些文本的限制,有些詞出的比較容易了。如此一來,有些學生便不注重基礎知識了。但加強基礎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高考中基礎知識的考查還會要加強,估計可能會在命題材料的選擇上增加一些難度。
4 更加注重檢索能力考查
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重視檢索能力的訓練?
因為現(xiàn)在是信息社會,有太多信息需要去辨認。這些年高考語文在強化檢索能力的考查,這是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所以在復習中,學生要多進行檢索閱讀訓練。考查檢索能力通?茨阍陂喿x過程中能不能排除概念干擾,能不能提取新的信息。尤其在實用文閱讀中,基本都含有概念干擾這一特點。
如下文注入的“概念干擾”,就是要考查考生的思維能力,能否在短時間篩選信息。
【題例】
辣,我們都不陌生,很多人無辣不歡甚至吃辣上癮。這是因為辣椒素等辣味物質刺激舌頭、口腔的神經(jīng)末梢時,會在大腦中形成類似灼燒的感覺,機體就反射性地出現(xiàn)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現(xiàn)象,_________,內啡肽又促進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時間內令人高度興奮,帶來“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們吃辣就上癮了。
A.大腦在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下把內啡肽釋放出來。
B.內啡肽因這些興奮性的刺激而被大腦釋放出來
C.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使大腦釋放出內啡肽
D.這些興奮性的刺激使大腦把內啡膚釋放出來
短短幾行字,就出現(xiàn)了多巴胺、內啡肽、辣椒素這些復雜概念,四個選項也有意進行概念干擾。這種題目就是考思維能力,要考生能夠盡快排除干擾信息,抓住核心信息。所以我們老師光給學生講方法還不夠,要學生平時閱讀得多,對文字慢慢心里有定數(shù),學生不慌了,才可以完成題目。
另一個變化就是考邏輯思辨。這也是我們傳統(tǒng)語文所缺少的,新課標也會注入。未來,高中語文也專門有邏輯思維這塊內容。20世紀50年代是要學邏輯的,但后來沒有了,現(xiàn)在重新重視起來,是因為當今社會太不講邏輯了,網(wǎng)上掐架的人打了半天都不知道對象是誰,完全沒有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