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訪48個精神病院,畫下了這些···

美術(shù)達觀
2021-3-13 22:25:29 文/趙天宇 圖/陳悅心
上帝借他一支畫筆,
他還上帝一世傳奇。
“瘋癲”與文明
精神病院到底是什么樣的,
精神病人究竟是怎樣看世界,
一直以來,我們都充滿了好奇。
為了解決心中的疑惑,中國作家高銘,花了4年時間,探訪精神病院,通過近距離地跟精神病人交流,寫成了著名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邊》。
這是,我們第一次了解,原來他們跟我們想象中的模樣大不一樣,原來他們的世界如此精彩。
然而在高銘之前,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國,一個叫Jeremy Baum(杰瑞米·鮑姆)的男人,也抱著同樣的想法,做了同樣的事情。
從1992年開始,他不停地走訪各個精神病院,用畫筆為我們描繪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們獨特的、深刻的思考和想法。
偏執(zhí)、荒誕、悖謬、
奇幻甚至有些許殘忍。
杰瑞米筆下的世界,
看似詭異黑暗,
但同時又充斥著,
破碎之美的致命吸引力。
--------------------------------------------------------------------------------------------------------------------------------------------------------------------------------------------------------------------------------------------------------------------------------------------------------------------------------------------------------------------------------------------------------------------------------------------------------------------------------------------------------
--------------------------------------------------------------------------------------------------------------------------------------------------------------------------------------------------------------------------------------------------------------------------------------------------------------------------------------------------------------------------------------------------------------------------------------------------------------------------------------------------------
他大部分作品,
都是用圓珠筆和馬克筆繪制,
僅僅用最簡單的畫具,
卻完整的表達了
自己的態(tài)度。
從整體鋪墊、畫輪廓、
再到上色、細節(jié)刻畫,
杰瑞米的每一筆每一劃,
都讓我們感受到精神病人,
對這世界無言的傾訴。
畫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宗教符號,
倒五角星、十字架、全視之眼,
讓畫作多了一絲神秘色彩。
大部分時候,杰米瑞的畫,
令人心生恐懼,但是有時候,
他會在畫中添上一束光。
刺破黑暗的光明讓畫面柔和了不少,
這也許是他對精神病患者的祝愿,
也許是他對精神病院的直觀感受,
盡管身陷“囹圄”,但我們?nèi)杂邢M?/p>
杰米瑞的藝術(shù)風格融合了
寫實主義與超寫實主義,
強勁有力的線條、
夢幻般的構(gòu)思,
精確描繪不合理的世界,
帶給我們一種全新的感受。
正因為這種奇妙而魔幻的畫風,
慢慢地,杰米瑞被很多出版商看中,
認為他的畫特別適合做推理小說的插圖,
因此,邀請他負責書籍的插畫設(shè)計。
--------------------------------------------------------------------------------------------------------------------------------------------------------------------------------------------------------------------------------------------------------------------------------------------------------------------------------------------------------------------------------------------------------------------------------------------------------------------------------------------------------
--------------------------------------------------------------------------------------------------------------------------------------------------------------------------------------------------------------------------------------------------------------------------------------------------------------------------------------------------------------------------------------------------------------------------------------------------------------------------------------------------------
為了更好的了解精神病人的心理,
杰米瑞還專門跑去研究心理學,
他買回大量的資料,
每日每夜地琢磨,
經(jīng)常飯都忘記吃。
看一段時間書,
他就去一趟精神病院,
在反反復(fù)復(fù)的對比中,
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觀念,
完善著自己的作品。
在這之后,
我們可以明顯地
感覺到一些變化。
人物更加豐滿,
顏色也艷麗多了。
精神病院、精神病人,
好像不再那么令人顧忌,
他們也有屬于他們的色彩,
他們也有屬于他們的魅力。
25年,杰米瑞
孜孜不倦地走了,
48個精神病院。
有網(wǎng)友說:
哪有人會去
精神病院畫畫?
他就是精神病患者,
只不過借了個畫畫的名,
去犯病而已!
但杰米瑞說:
只有不停的挖掘,
人類在非正常狀態(tài)下的意識,
才能真正了解人類意識的本源,
才能找到我們自己,才能知道,
我們究竟想要什么。
或許,杰米瑞在我們眼里,
確實有些與眾不同。
但有句話說得不無道理:
“可能有時候不是他們偏執(zhí),
也許不是他們古怪,
是我們太中庸!
從自己的視角,
懷著滿腔的熱情,
表達對這個的世界的情感,
光明或黑暗、平淡或熱烈,
無論是以哪種方式,
都是純粹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