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這些事情尤為重要!建議收藏

寧波依米書院
2022-7-08 22:52:58 文/薛巖 圖/蔡海陽
高考結束后
不少人喜歡拍些
有紀念意義的照片
曬到朋友圈
警察叔叔提醒考生和家長
有5樣東西曬圖要謹慎
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不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
1、曬準考證
高考結束了,準考證務必要保管好。如果考生把準考證曬到朋友圈,身份證號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復制!
2、曬身份證
打了馬賽克就沒事了?并不!即使對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做了模糊處理,但在稍懂圖像修復技術的不法分子手里,分分鐘可以恢復或加以改造利用。
3、曬考生號和密碼
考生號是整個高考期間使用最多的號碼,高考成績查詢、錄取結果查詢、體檢結果查詢都需要輸入。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千萬不要曬!
4、成績單或成績查詢頁面不能曬
考得不錯的考生曬一下成績似乎可以理解。但是,直接拍出查詢頁面,這類照片同樣會暴露考生號、姓名等重要信息。
5、曬錄取通知書
很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都很好看,收到后想和大家分享。但是通知書的內頁有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證號、準考證號、考生號、錄取專業(yè)甚至大學學號。
高考志愿填報五大誤區(qū)
誤區(qū)1 只看分數(shù)報志愿——重要依據(jù)是排名而非分數(shù)
高考出分后,考生不能只看分數(shù)報志愿,而要參考個人在全市的排名,分析大學和專業(yè)組的具體情況,科學填報。
具體來說,查到高考分數(shù)后,考生和家長先要有針對性地搜集數(shù)據(jù),以往的考生可能要參考最近五年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預測分數(shù)的大致走向。
誤區(qū)2 眼睛緊盯熱門專業(yè)——選專業(yè)應以興趣能力為基點
所謂的熱門專業(yè)并沒有標準,而是具有相對性和時代特征。如果一味盲目追求熱門,則很有可能陷入“入學是熱門,畢業(yè)成冷門”的尷尬局面。考生和家長填報志愿的時候,應該保持對熱門的理性。
誤區(qū)3 不服從專業(yè)調劑——避免“滑檔”造成“高分低就”
“滑檔”,是指考生一心想讀好大學,過高地估計或忽視了自己的分數(shù)所能報考的大學層次,結果導致所報考的院校和專業(yè)分數(shù)都不夠,出現(xiàn)檔案沒有投遞到所報考的所有志愿的情況。
“退檔”是指雖然考生的檔案已經(jīng)被投遞到某大學,但是考生沒有選擇“服從專業(yè)調劑”,出現(xiàn):(1)相對于考生所報考的具體招生專業(yè)(類),考生的分數(shù)較低;(2)考生體檢不合格,所填報的招生專業(yè)(類)體檢受限等情況,大學無法錄取該考生,導致考生檔案被退回的情況。
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平行志愿提檔不退檔”,卻忽略了“體檢合格且服從專業(yè)調劑”這個前提。
誤區(qū)4 進了大學再轉專業(yè)——建議考生慎重選擇合理規(guī)劃
對大部分考生來說,轉專業(yè)是可行的,但卻需要花費一定精力和時間成本,希望考生慎重選擇,合理規(guī)劃。
誤區(qū)5 死磕征集志愿“撿漏”——應理性對待高招“復活賽”
在高招錄取期間,如當前批次高校招生計劃未完成,將根據(jù)情況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不沖突,它的填報和錄取都在下一批次志愿填報和錄取開始前進行。填報征集志愿的考生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超過當前批次分數(shù)線且未被錄取。已經(jīng)被高校錄取的考生不能參加征集志愿。
想在征集志愿填報中“撿漏”的考生,有不少是出于征集志愿可能會降分的考慮。有降分的可能嗎?的確有。不過,征集志愿填報是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是考生重新排隊的過程。在征集志愿的填報與錄取中,專業(yè)分數(shù)線有可能降,也有可能升。
高考并不是終點
而是人生新的起點
愿你們在各自的未來里
閃閃發(fā)光
來源:央廣新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