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云淡風輕揚 秋色可分長

云南中醫(yī)藥大學
2021-9-24 03:21:27 文/邵思琪 圖/何蓓琳
秋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jīng)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秋分”的兩層含義:
一、晝夜時間均等;
二、氣候由熱轉(zhuǎn)涼。按照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jié)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在秋分時節(jié)有哪些習俗吧~
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F(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據(jù)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天,不過由于這天在農(nóng)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diào)至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
吃秋菜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開始。在嶺南地區(qū),昔日四邑的開平蒼城鎮(zhèn)的謝姓,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xiāng)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币荒曜郧,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送秋牛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xiàn)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nóng)歷節(jié)氣,還要印上農(nóng)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nóng)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農(nóng)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shù)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立豎蛋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豎放在桌上,失敗者雖然多,成功者也不少,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秋
分
養(yǎng)
身
秋分前后氣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適。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前者是“涼燥”,而后者是“溫燥”。因此,秋分時節(jié),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食物,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
這一時節(jié)可適當多吃些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如白蘿卜、胡蘿卜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都是此時調(diào)養(yǎng)佐餐的圣品。
來源 | 網(wǎng)絡(luò)
編輯 | 邱娜 李婷婷 朱容閱
校對 | 楊柳逸
責編 | 吳越
審核 |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