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播音藝考生每日自備稿件,播音藝考生考前必看

2022藝考
2020/10/29
《遺夢小城香格里拉》
似乎很久沒有看見潔白的天空了,那藍就像滲進骨子里一樣,有那么多次與心靈擦肩而過,投入、干凈得只剩下一顆澄澈的向往!車子行駛在山路上,蜿蜒曲曲的,穿腸而過的超脫。
來時剛好是格桑花開得正艷的時候,剛好下了點雨,花瓣圣潔得像天上的白云,一不小心穿透了車窗蒙上薄薄的紗,陷入了沉思的人越陷越深。昨夜,一朵潔白的云彩飄過天空,醒來時,剛好望見那穿窗而來的格桑花,在雨聲點點的裝飾下,壓抑了許久的心情在那一刻變得那么平靜,那么安靜。
如果說西藏是崇生者的天堂,那么香格里拉就是人間圣潔而美麗卻不忍褻瀆圣土。這里的天空干凈得只剩下飄飛的云彩和你潔白無瑕的心情,遼闊的草場只適合奔跑,你那瞭望的心也得到了清澈和透明的回報,站在天與地的邊緣,靜靜的躺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任憑飛鳥無端的打擾著你的眼眸。
香格里拉的天很冷,即使是在江南炎炎酷暑的八月,這里的空氣也會噙著淡淡的冷,似乎這冷總是在提醒著你,不可忘記的融入這里,與天和地靜靜的低吟對酌。行走的力量顯得那么的重要,輕輕的邁開你的淤積很久很久的心事,忘掉俗世的煩煩擾擾。
遠遠地雪山,在你拉開簾子的那一剎那,洗滌著你一夜的沉濛,拋開眼底的包袱,一種向遠方飛去的沖動,或是幻化成展翅飛翔的雄鷹,飛向、筑巢、守護······
不知道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是用怎樣的方式揭開了她的面紗,是消失在地平線的最后霎那的美麗嗎?而這種美麗卻是那么的雋永,永恒的瞭望,愛上就是永恒,有時候一種心靈的缽依卻比情感更踏實,心無旁騖的去愛、去追逐心靈的圣土。
西藏遙遙不可企及,而這里的雪山比潔白的蓮還要可觀,親近的溶入崇圣者那虔誠的目光,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打攪。一起去默默的聽聽那崇圣者面朝信仰叩首,低低的許下幾世前塵俗世的愿望,或是懺悔前世所種下的因果。邁著步子,以一個虔誠者的眸子置身于松贊林寺那圣潔的仰望里,跟著行人一起轉動經(jīng)筒,然后在點滿酥油燈的佛像前,靜靜的凝望,斈岫言陲L透徹的涼里變幻著前世今生的俗世凡塵,風馬喚醒著一個個紅塵中熟睡的影子。
在離天很近很近的地方,采一片云彩,然后披上圣潔的風帷,在一個寧靜的夜晚仰望天上的蒼穹,星星低語靜謐,月亮沉思圣潔。錯失在路上一次次的遠行,細雨飄飛,羊群安詳?shù)耐钢篱g靜謐的柔和,給這離天堂最近的地方一個回想的深度!
彷徨在普達措的森林里,讓那種穿越古老繁茂的歲月一樣根植在你的心靈深處飄飛,忘掉煩惱,忘掉俗世恩恩怨怨,忘掉俗世糾葛,在路上好好的放縱青春,冰冷的風夾帶著雪山的圣潔,其實的心情與世無關,不需要有人懂得這種被洗滌的高度。
好想變成被世俗遺棄的格;ㄒ粯樱谶@世外之境慢慢的瞭望,堅持一種向上的信仰,然后安靜的綻放,微風知道你靜靜的內心溫度。抿一口青稞酒,醉不成仙,卻是信仰虔誠的瞭望者!站在碎時光的漪漣里,泛起生命高貴的清泉,沁透俗世的塵緣恩怨。
香格里拉是你仰望的深度,就像遠遠望去的梅里雪山一樣讓人敬畏、景仰!奔向地平線最后的唯美。
星沉沉入眠,地平線正孕育著安詳?shù)镊攘,破曉天明了··?/p>
《躊躇的小丑》
涉水踏遍四方,行囊裝裹云翳。
小丑,世界的獨舞者,用滑稽姿態(tài)點亮黑暗一角。
小丑,用自己的方式去微笑,用自己的腳步去行走,小丑,不丑,反而,他是最美的角。
沒有人可以看清小丑厚厚的彩粉下面,那張最真實的臉,一向以快樂,滑稽方式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卻在生活中也有躊躇的時候。
小丑,滑稽的名詞=技巧+耐心+無奈的笑。而在生活中,我們不也常常似小丑一般,當迎來新的一天,要忘卻痛苦的滋味。最后,這里只剩下為生計不辭疲倦的人類和一直祈求上蒼的愚昧。
我們都在喧鬧中逐漸遺忘了自我,在辛勞中忘卻了微笑。這是一個物質的世界,但我們仍然可以追尋內心的本真,不為名,不為利,即使再窮,也依舊感謝我還有一個溫馨的港灣;即使再疲倦,也依舊欣慰可以看到明日初升的朝陽......
名利,也都似那臉上厚重的粉彩,而偽裝下,才是一個真正的自己。小丑不會一直滑稽,我們也不能一直追名逐利,上蒼不會讓你拿走一切好東西,卻總會在一個恰當?shù)臅r間,還你一份純真之心,但當發(fā)現(xiàn)時,已步入晚年,余留的,也只是無盡的惋惜。
小丑,彩粉,都是面具;努力,樂觀,才是享受。不想名,不想利,甘做凡客,散落一席。
小丑,足行天涯,得以永樂;踏遍原野,才擬永悅......
《花潮》
昆明有個圓通寺。寺后就是圓通山。從前是一座荒山,現(xiàn)在是一個公園,就叫圓通公園。
公園在山上。有亭,有臺,有池,有榭,有花,有樹,有鳥,有獸。
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平時枯枝瘦葉,并不惹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間,真是花團錦簇,變成一個花世界。
這幾天天氣特別好,花開得也正好,看花的人也就最多。“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辦公室里,餐廳里,晚會上,道路上,經(jīng)常聽到有人問答:“你去看海棠沒有?…‘我去過了。”或者說:“我正想去。”到了星期天,道路相逢,多爭說圓通山海棠消息。一時之間,幾乎形成一種空氣,甚至是一種壓力,一種誘惑,如果誰沒有到圓通山看花,就好像是一大憾事,不得不擠點時間,去湊個熱鬧。
星期天,我們也去看花。不錯,一路同去看花的人可多著哩。進了公園門,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向高處看,隔著密密層層的綠蔭,只見一片紅云,望不到邊際,真是“寺門尚遠花光來,漫天錦繡連云開”。這時候,什么蒼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大家都一口氣地攀到最高峰,淹沒在海棠花的紅海里。后山一條大路,兩旁,四周,都是海棠。人們坐在花下,走在路上,既望不見花外的青天,也看不見花外還有別的世界;ㄩ_得正盛,來早了,還未開好,來晚了已經(jīng)開敗,“千朵萬朵壓枝低”,每棵樹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時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風中枝頭上顫抖著說出自己的喜悅!皣娫拼奠F花無數(shù),一條錦繡游人路”,是的,是一條花巷,一條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謂花天花地?墒,這些說法都不行,都不足以說出花的動態(tài),“四廂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還是“花潮”好。古人寫詩真有他的,善于說出要害,說出花的氣勢。你不要亂跑,你靜下來,你看那一望無際的花,“如錢塘潮夜澎湃”,有風,花在動,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在陽光照射下,每一個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陰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騰,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張,好像有一種生命力在不斷擴展。而且,你可以聽到潮水的聲音,誰知道呢,也許是花下的人語聲,也許是花叢中蜜蜂嗡嗡聲,也許什么地方有黃鶯的歌聲,還有什么地方送來看花人的琴聲,歌聲,笑聲……,這一切交織在一起,再加上風聲,天籟人籟,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聲。
大家都是來看花的,可是,這個花到底怎么看法?有人走累了,揀個最好的地方坐下來看,不一會,又感到這里不夠好,也許別個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來,既依依不舍,又滿懷向往,慢步移向別處去。多數(shù)人都在花下走來走去,這棵樹下看看,好,那棵樹下看看,也好,佇立在另一棵樹下仔細端詳一番,更好,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有人很大方,只是駐足觀賞,有人貪心重,伸手牽過一枝花來搖搖,或者干脆翹起鼻子一嗅,再嗅
老爺爺看花,一面看一面自言自語,或者嘴里低吟著什么。老媽媽看花,扶著拐杖,牽著孫孫,很珍惜地折下一朵,簪在自己的發(fā)髻上。青年們穿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好像參加什么盛會,不少人已經(jīng)穿上雪白的襯衫,有的甚至是綢襯衫,小學生們,系著漂亮的紅領巾,叫啊,跳啊,被這一望無際的花海驚呆了。
昆明四季有花,可是不管山茶也罷,報春也罷,梅花也罷,杜鵑也罷,都沒有海棠這樣幸運,有這么多人.這樣熱鬧地來訪問它,欣賞它。
回家的路上,聽到很多人紛紛議論,我一面走著,一面聽人家說著,自己也默念著這樣兩句話,春光四海,盛世如花。
《談骨氣》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戰(zhàn)國時代的孟子,有幾句很好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币馑际钦f,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這就是所謂大丈夫。大丈夫的這種種行為,表現(xiàn)出了英雄氣概,我們今天就叫做有骨氣。
我國經(jīng)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很多這樣有骨氣的人,我們就是這些有骨氣的人的子孫,我們是有著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民族。
當然,社會不同,階級不同,骨氣的具體含義也不相同。這一點必須認識清楚。但是,就堅定不移地為當時的進步事業(yè)服務這一原則來說,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還有它積極的教育意義,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南宋末年,首都臨安被元軍攻入,丞相文天祥組織武裝力量堅決抵抗,失敗被俘后,元朝勸他投降,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币馑际侨丝偸且赖,就看怎樣死法,是屈辱而死呢,還是為民族利益而死?他選取了后者,要把這片忠心記錄在歷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個陰濕的地牢里,受盡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勸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堅決拒絕,終于在公元1283年被殺害了。
孟子說的幾句話,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現(xiàn)出來了。他寫的有名的《正氣歌》,歌頌了古代有骨氣的人的英雄氣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來抗拒壓迫,號召人民繼續(xù)起來反抗。
另一個故事是古代有一個窮人,餓得快死了,有人丟給他一碗飯,說:“嗟,來食!”(喂,來吃!)餓人拒絕了“嗟來”的施舍,不吃這碗飯,后來就餓死了。不食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很有名,傳說了千百年,也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人擺著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聲“喂,來吃!”這個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這碗飯,第二步怎樣呢?顯然,他不會白白施舍,吃他的飯就要替他辦事。那位窮人是有骨氣的:看你那副臉孔、那個神氣,寧可餓死,也不吃你的飯。
不食嗟來之食,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骨氣。
還有個例子。民主戰(zhàn)士聞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槍殺的。在這之前,朋友們得到要暗殺他的消息,勸告他暫時隱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敵人要殺他,在被害前幾分鐘還大聲疾呼,痛斥國民黨特務,指出他們的日子不會很長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勝利。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許多曾經(jīng)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备叨荣潛P他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孟子的這些話,雖然是在兩千多年以前說的,但直到現(xiàn)在,還有它積極的意義。當然我們無產階級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這就是絕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shù)米,嚇不倒,為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建設的勝利,我們一定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