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剛出土的三星堆文物來西華啦!

西華大學
2022-1-31 10:57:44 文/余宇昊 圖/梁勇
什么什么??
三星堆文物來西華了?!
都有些什么文物呀?
它們來西華做什么?
西西帶你一起來看!
1月25日,一批剛從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運抵西華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大樓,通過先進數(shù)字輻射成像系統(tǒng)與器件實驗室450/240kV雙源雙探高精度CT成像系統(tǒng)進行無損檢測,實驗室X射線成像技術為川內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技術總師兼研究院文物保護中心主任謝振斌、副主任王沖一行7人來校開展考古研究。中央電視臺和四川廣播電視臺記者對文物發(fā)掘、保護和研究過程進行全程跟蹤拍攝。
文物研究現(xiàn)場
據(jù)了解,這已經是第二批運抵我校開展研究的文物,其中包含青銅器、象牙、巖石樣品等物件。在檢測現(xiàn)場,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實驗室老師周霖、馬杰、鄧陽全等人的幫助下,將青銅器等文物放置在操作臺的置物臺上,并將文物小心地固定好,實驗室老師關閉該操作間,然后在觀察室里操作儀器,對文物的傷況、內部結構、修復前后情況等進行檢測。通過儀器對文物的每個面逐一透視掃描,計算機利用接收的掃描信息將文物的二維和三維結構數(shù)字化并形成三維圖像。這些圖像能區(qū)分顯示不同密度的材質,并能對比文物修復前后的特征信息。
文物研究現(xiàn)場
西華大學的X射線成像技術能夠清晰地拍出文物的內部構造,這能為后續(xù)研究及修復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jù)。鄧陽全老師說:“如果把文物比喻成一個蘋果,我們只能看到它的外觀,但是通過這套系統(tǒng),就可以看到它里面有多少粒籽,里面有沒有爛,里面有沒有裂紋和細小的洞!
文物研究現(xiàn)場
據(jù)悉,我校先進數(shù)字輻射成像系統(tǒng)與器件實驗室由許州研究員牽頭負責。該實驗室研制的基于三維錐束的450kV/240kV雙源雙探CT屬于四川省首臺,已經應用于各相關企業(yè)的復合材料、航空發(fā)動機部件、渦輪葉片、汽車發(fā)動機零部件、精密鑄件等的無損檢測、內部結構分析及三維逆向工程。在考古應用方面,該CT設備和配套成像軟件克服了傳統(tǒng)X光透射的圖像疊加和透射角度有限所帶來的局限,不但能實現(xiàn)常規(guī)X光透射檢測的功能,還能避免非平面立體文物的三維空間信息在二維平面的垂直疊加造成解讀困難,并以圖像的形式清晰、準確、直觀地展現(xiàn)被檢物體內部的結構特征、裝配情況、材料密度、有無缺損、缺損性質與位置及大小,極大補充了文物數(shù)字化的內部細節(jié)信息,這為考古工作提供重要線索。談起這個設備與之前設備的區(qū)別時,王沖副主任說,“通過檢測發(fā)現(xiàn),有一個跪坐人像內部腐蝕很嚴重,另外一個小的立人中間加了支撐的架子,這些都是肉眼和以前設備發(fā)現(xiàn)不到的!
合影
在介紹四川考古行業(yè)無損檢測情況時,謝振斌主任說,“文物出土后,需要了解文物的內部構造、鑄造缺陷、原始制造工藝,要對文物發(fā)掘出來后進行腐蝕的監(jiān)測,以前的機器和工藝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雖然無損檢測在文物中的應用已經有幾年了,但是省內的文博單位都還沒有這類設備和技術。西華大學是四川最早開始做自主研發(fā)的,在川內是第一家!贝舜螌嶒灲Y果獲得省考古研究院專家的充分肯定,西華大學的X射線成像技術為川內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這對促進和提高文物保護研究和修復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后雙方在該領域將進一步加強合作,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科技力量。
拓展閱讀
文中提到的這個實驗室有多牛?
除了助力文物修復與研究
疫情期間,實驗室研制的新型血液輻照儀
能快速高效處理血漿制品
為戰(zhàn)“疫”注入核科技力量
其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填補國內空白
點擊下方鏈接,跟西西一起了解
↓↓↓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
推薦閱讀
收!這是你的個人專屬年終總結!
拿下國家自科基金!她是科研道路上的“追光者”
時間定了!別錯過!
西華人寒假計劃
內容來源:西華大學新聞網(wǎng)
作者:張雪萍
編輯:陳倫奇、黃彧垚
編審:王舒
為優(yōu)秀的西華大學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