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僅10人!這位泳池里的“飛魚”,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

川外成都學院
2021-12-23 16:50:24 文/裴晶 圖/馬子涵
今日關鍵詞
“自強之星”標兵
【全文2571字 22張圖 閱讀時間約為7分鐘】
12月21日
2020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
獲得者名單揭曉
我校應用英語學院鄧越同學
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獎學金
全國僅10人獲此殊榮
《中國青年報》的報道
該獎學金評選以“青春自強 奮勇爭先”為主題,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lián)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lián)合開展。自活動開展以來,廣大高校師生積極響應,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在社會上形成了較大的品牌影響力。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活動已連續(xù)開展了14年。14年來,一批批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在活動的輻射和影響下,堅持與時代同步伐、與民族共命運,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鄧越
漢族,2001年出生,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應用英語學院2020級學生。
她自小患有腦癱,卻從不屈服于命運,憑借驚人毅力堅持游泳訓練,入選中國殘疾人游泳隊,多次打破全國和世界紀錄,勇奪40多枚大賽獎牌,站上里約殘奧會領獎臺。高考圓夢進入大學后,她刻苦學習英語專業(yè),立志向世界介紹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獲評全校十佳共青團員;她為殘障人士的生活奔走發(fā)聲,以大愛回饋公益事業(yè)。她的事跡被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廣泛報道,榮獲四川青年五四獎章等多項榮譽,堪稱人生泳道里自強不息的“飛魚”。
命運殘酷不屈服
—— 腦癱女孩,登上奧運領獎臺
因為早產缺氧,鄧越一歲時被確診為腦癱,行走極為艱難。童年時,她必須吃大把的藥,全身扎滿銀針。她曾連續(xù)輸液兩個月,胳膊上找不到能下針的地方;她曾接受過兩次復雜的手術,每天要把同個動作重復百遍才能恢復機能,累得汗水浸透衣裳。
但這些治療卻收效甚微,直到游泳康復的出現(xiàn)。在浮力作用下,鄧越可以完成許多陸地上做不了的腿部動作。小小年紀的她,扎進泳池苦苦求索,命運開始垂憐這個堅韌的女孩——憑借天賦與勤奮,鄧越于2013年入選四川省殘疾人游泳隊。
四歲的鄧越和父母
鄧越在游泳池里練習
鄧越的雙腿無法擺動,全靠雙臂發(fā)力劃水,每天訓練6-8小時,游五六千米,累哭是家常便飯。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鄧越在第九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狂攬兩金三銀,并打破一項全國紀錄和一項世界紀錄,用實力叩開了國家隊的大門。
為備戰(zhàn)2016年里約殘奧會,鄧越在北京經歷了長達10個月的封閉集訓,每天訓練近萬米的高強度,每堂課都會掐表計成績的高壓力,讓鄧越全身疼得難以入眠。在教練和家人的鼓勵下,15歲的鄧越咬牙堅持,任汗水淚水融進泳池,最終在里約拼得一銀一銅,在奧運賽場升起了五星紅旗。
鄧越在里約殘奧會上獲得獎牌
50m仰泳銀牌
150m混合泳銅牌
鄧越(第一排中間)參加國際比賽
作為運動員,鄧越摘得了40多塊國際國內游泳賽事的獎牌,并受到四川省副省長羅強、四川省殘聯(lián)理事長楊志遠的接見。她榮獲了“四川省三八紅旗手”“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四川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她的事跡被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成都日報、成都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報道,鼓舞著同齡人自強不息、勇敢追夢。
四川省副省長羅強
四川省殘聯(lián)理事長楊志遠接見鄧越
鄧越獲得的各類獎牌
鄧越獲四川省三八紅旗手稱號
高考夢圓譜新篇
—— 十佳團員,奮斗青春最出彩
常年訓練備戰(zhàn),讓鄧越遠離了課堂,但求知的渴望從未在她內心熄滅。當別的隊員利用周末放松時,鄧越卻在媽媽的陪伴下堅持補習文化課。2020年,她在高考中發(fā)揮出色,成為了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應用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如愿以償游向了人生新賽道。
選擇英語專業(yè),是鄧越發(fā)自肺腑的熱愛——在國外比賽時,正是這條語言的紐帶,拉近了她與世界的距離。學習語言沒有捷徑,而鄧越的基礎又相對薄弱,她帶著運動員的果敢與堅毅,一點點啃下學習上的硬骨頭,努力追趕其他同學的步伐。教室里,她總是最早來、最晚走;圖書館里,也常能看見她背單詞、練聽力、做語法筆記的身影。
鄧越在應用英語學院報到
為了全方面鍛煉自己的能力,鄧越加入了應用英語學院新媒體編輯部。她揣著采訪本、挎著照相機,參加過迎新晚會、學生干部培訓、春季運動會、人物專訪等重要活動的報道,她參與編輯的微信文稿,獲得了不錯的瀏覽量。同學們都說,和鄧越相處非常融洽,她是一個樂觀開朗、自信自強的人。
從上大學的那天起,鄧越就堅持住集體宿舍,盡量不因身體情況“搞特殊”。她的心底始終有一個強大的信念,“無論是游泳還是上大學,父母最大的心愿是把我培養(yǎng)成一個能獨立生活的人,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待。”鄧越的精神感染著全校師生,2021年5月,學校授予她“十佳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經過一年的大學學習,鄧越對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規(guī)劃。目前,她已成功赴波蘭留學攻讀本科,學習中歐跨文化研究專業(yè)。待學成歸來,鄧越希望依靠雙語優(yōu)勢和學科背景,在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向世界介紹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鄧越入住寢室
鄧越(第二排最右)參加團學活動
鄧越獲校級“十佳共青團員”榮譽稱號
大愛無疆向陽生
—— 公益先鋒,殘障事業(yè)暖心扉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對于殘疾人的身份,鄧越從不避諱,她甚至愿意把這段痛苦的經歷化作溫暖的光束,去照耀更多的殘疾人朋友。
2020年10月,鄧越開始參加全國無障礙體驗官培訓,利用業(yè)余時間走訪全國各地,調研無障礙設施的使用情況并形成報告,為殘障人士擁有更便捷的生活貢獻力量,她還計劃盡快考取無障礙督導員證,努力為更多殘疾人發(fā)聲。
鄧越關心特需兒童,經常在成都四一六醫(yī)院擔任志愿者,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引導孩子們完成治療,感同身受的經歷讓她傾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經驗。
笑容燦爛的鄧越
鄧越參加無障礙體驗官培訓
鄧越擔任特需兒童志愿者
鄧越珍惜運動員時期的榮譽,更感恩從中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2021年3月,她在成都市龍泉驛區(qū)迎接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活動中講述《我的冠軍故事》,飽含激情地告訴觀眾,“人生并非有了缺陷就會黯然失色,特殊人群一樣能精彩向上!”
2021年6月,成都市殘聯(lián)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鄧越以穿插講述的方式參演音樂劇《幸福之光》,其中一段唱詞正是她的內心獨白:“哪怕生命旅途崎嶇坎坷,也絕不屈服于命運,而是要勇往直前!”
鄧越(右)參加迎接成都大運會的活動
鄧越(中)參演音樂劇《幸福之光》
回首過去,鄧越用
樂觀的心態(tài)、頑強的拼搏、堅韌的毅力
扼住了命運的喉嚨
笑對未來,她將繼續(xù)
劈波斬浪、逆流而上、奮勇爭先
在人生的泳道里
做一條永不言棄的飛魚
川外成都學院融媒體中心出品
素材來源 / 校團委 應用英語學院
排版 / 凌一心 丁瑤
責任編輯 / 江浪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