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看!這場直播很青年!

西安醫(yī)學院
2021-6-11 17:57:26 文/余宇昊 圖/馮婉如
“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講好 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重要指示, 引領青年學子深入學習百年黨史、弘揚革命精神、激發(fā)愛國熱情,推動紅色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高校新聞傳播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會同中宣部《黨建》雜志社制作了“紅色文物青年說”微課程,并于 2021 年 6 月6 日舉辦啟動儀式。
”基本情況
“紅色文物青年說”以“紅色文物 青春講述”為主題,邀請全國百余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學生共同講述百余個代表性紅色文物背后的故事,旨在引領青年學子深入學習百年黨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堅定“四個自信”, 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激發(fā)青年一代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心、強國之志。
工作安排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宣部《黨建》雜志社、高校新聞傳播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定于 2021年 6月 6日(星期日)9:30--11:00在京舉辦“紅色文物青年說”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主會場設在中國傳媒大學明德樓二層 4K演播館。啟動儀式全程網上直播。
工作要求
請各黨總支、各附屬醫(yī)院黨委自行組織師生于 6月 6日(星期日)9:30- -11:00及時收看啟動儀式;認真學習“紅色文物青年說”微課程,與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與專業(yè)教育、思政教育有機結合,提升學習效果。
黨史學習專欄
紅色經典 微黨課
人物長廊:李貞—堅貞一生的開國女將軍
向上滑動閱覽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李貞是唯一一位被授予將軍銜的女性。
5月中旬,記者來到瀏陽市永和鎮(zhèn)和沿溪鎮(zhèn),尋訪共和國唯一的開國女將軍李貞的革命足跡。
6歲當童養(yǎng)媳,18歲鬧革命
順著滿目青翠的公路進入永和鎮(zhèn),很快來到李家大屋。91年前,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在這里會師,成立紅一方面軍。而那時及其前后,年輕的李貞參加了附近沿溪鎮(zhèn)境內“雙洞蘇區(qū)”紅軍游擊隊,她還是當?shù)靥K維埃政府干部。
永和,是李貞出生長大的地方。在這里,她掙脫舊式婚姻的束縛,從瀏東游擊隊到紅軍、八路軍、解放軍、中國人民志愿軍,從瀏陽到井岡山最后到北京,這個在舊社會飽受欺壓的“童養(yǎng)媳”,拿起槍桿子鬧革命,一路寫下不朽傳奇。
“因為家境貧寒,父親又早逝,為了維持生計,她才6歲就被送去給人當童養(yǎng)媳!痹谖挥谟篮玩(zhèn)仁成村的李貞生平事跡陳列館,講解員劉瓊的介紹從李貞不幸的童年開始。
李貞性格頑強,18歲時毅然出走投身革命。
1927年,19歲的李貞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加入黨組織后,她參加的第一次大的革命活動,就是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
“李貞后來并沒有跟隨秋收起義部隊去井岡山,而是留下來加入了瀏東游擊隊,活躍在湘贛邊界! 劉瓊說,李貞足智多謀,經常帶領游擊隊采用靈活多變的戰(zhàn)術打擊敵人。
1927年秋,在瀏東游擊隊只有3支短槍的情況下,李貞在洋油桶里放鞭炮假冒機關槍聲音,成功嚇退敵人,攻下觀音堂團防局,為游擊隊打贏第一仗。
李貞還假扮新娘子奇襲團防局。1928年秋的一天,瀏陽張家坊來了一個娶親隊伍。走到團防局的時候,這一隊人突然取出槍支沖進去,跟里面的人交上了火;ㄞI里的新娘子隨后也抄槍沖了進去。這個“新娘子”就是李貞,她帶著游擊隊端掉了張家坊團防局。
英勇跳崖生還,兩度失去孩子
更傳奇的是,李貞還曾有過一次跳崖壯舉。
1928年9月18日,瀏東游擊隊與當?shù)貒顸h部隊發(fā)生一場激戰(zhàn),敵我力量過于懸殊,李貞等5名剩下的游擊隊員邊打邊退,最后退到祖師巖懸崖峭壁上,再也無路可退。
當時身為士兵委員會委員長的李貞發(fā)出命令:“不能讓敵人捉活的,往崖下跳!” 說完,李貞縱身跳崖。幸運的是,她落在了一棵樹上,樹枝的托擋讓她幸免于難。
站在李貞當年跳崖的位置往下看,耳畔冷風颼颼,眼前團團白霧飄來,記者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一同爬山上來的瀏陽市中共黨史智庫專家、“雙洞蘇區(qū)”資深研究者張立雄介紹,這里是連云山脈腹地,地屬瀏陽市沿溪鎮(zhèn),史稱“雙洞蘇區(qū)”。它是瀏陽最早的紅色武裝割據(jù)地,也是湘鄂贛邊最早的由工農兵代表選舉產生的蘇維埃政權所在地。當年,李貞就是在“雙洞蘇區(qū)”打游擊,并跟隨張啟龍、黃公略一道參與紅五軍第二縱隊的改編成立,以及一區(qū)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并在雙洞蘇維埃政府中擔任婦女部長。
當時,李貞已有4個月的身孕,自己雖幸免于難,孩子卻沒能保住。之后,李貞參加了紅軍兩次攻打長沙,以及湘贛蘇區(qū)、中央蘇區(qū)多次反圍剿戰(zhàn)爭并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途中李貞第二個孩子早產,由于缺少營養(yǎng),14天后她第二次失去孩子,從此再也無法生育。
將軍百戰(zhàn)歸來,身后不留一物
經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李貞又和丈夫甘泗淇一起奔赴抗美援朝戰(zhàn)場。李貞當時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秘書長。
1955年9月27日,下午2時30分,中南海國務院禮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典禮在此舉行。此次授銜,李貞、甘泗淇夫妻同時被授予將軍軍銜。47歲的李貞,是其中唯一一位女將軍。
周恩來總理親手把少將軍銜命令狀授予李貞,并握住她的手說,“祝賀你,李貞同志,你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
當日下午5時,又舉行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暨授勛典禮。李貞獲得由毛澤東主席親自授予的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88年,李貞獲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0年3月,李貞將軍因病在北京逝世。
整理遺物時,人們發(fā)現(xiàn),李貞將軍的遺物屈指可數(shù):有4枚勛章、4把藤椅、兩只用尼龍繩牽連著的皮箱,還有1.1萬元人民幣、2500元國庫券,戰(zhàn)爭年代留下的兩根小金條。
勛章是戰(zhàn)爭年代用鮮血換得的,藤椅是35年前從湖南搬家時帶來的,皮箱是赴朝鮮作戰(zhàn)時用的行軍箱。
在遺囑中,李貞這樣安排她的遺物:一根金條捐給自己的家鄉(xiāng)瀏陽,另一根捐給丈夫甘泗淇的家鄉(xiāng)寧鄉(xiāng),用于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存款一分為二,一部分作為自己的黨費上交組織,一部分捐獻給宋慶齡兒童福利基金會。
“身后不留一物,李貞的遺囑令在場的人既感動又欽佩!敝v解員劉瓊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中國成立的和平年代,李貞、甘泗淇夫婦先后撫養(yǎng)了20多個烈士遺孤、親屬子女及邊遠地區(qū)戰(zhàn)友的孩子,有近20人考入了大專院校,成為國家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其中,不少人還在軍隊或地方單位擔任了領導職務。
紅色引領崛起,家鄉(xiāng)振興可期
傳承紅色基因,如今,在李貞將軍家鄉(xiāng)瀏陽市永和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的熱潮方興未艾。
今年以來,該鎮(zhèn)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取得新成績。鎮(zhèn)黨委書記林申達介紹,就一產業(yè)而言,永和鎮(zhèn)是中國紅檵木之鄉(xiāng),也是瀏陽市“一鄉(xiāng)一特”花卉苗木產業(yè)發(fā)展重點鎮(zhèn),全鎮(zhèn)花卉苗木種植面積突破萬畝,2020年產值達到3億元。全鎮(zhèn)有5000多人從事花木種植、銷售等,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目前,該鎮(zhèn)正在實施花木產業(yè)十大提質工程,其中包括規(guī)劃打造面積約1600畝集觀光、展示、種植、銷售于一體的紅檵木產業(yè)園,推進花旅融合發(fā)展。
由湖南瀟影文化產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瀏發(fā)集團、永和鎮(zhèn)人民政府、瀏陽市七寶山銅鋅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的紅色電影《李貞》,也在拍攝之中。
今年1月,永和鎮(zhèn)與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結成長期全面的戰(zhàn)略合作關系,掛牌“瀟湘電影集團永和影視拍攝基地”,共同開發(fā)建設永和“電影小鎮(zhèn)”。
林申達介紹,永和鎮(zhèn)將全面整合鎮(zhèn)域內紅色資源,充分挖掘紅色文化潛力,全力推動紅一方面軍成立紀念館落地,打造紅色文旅名鎮(zhèn)。
(信息來源:黨史學習教育官網)
精彩熱文
西醫(yī)限定口紅,快來get你的專屬色號!
突破!西醫(yī)學子在這個比賽中斬獲8項大獎!
直擊!西醫(yī)人的一“臂”之力
黨委宣傳部出品
信息來源:校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
編輯:馬曉軒
責任編輯:馬瑞馥
@版權歸新媒體工作室所有
如需轉載或使用圖片
請聯(lián)系獲取授權
微博:@西安醫(yī)學院
聯(lián)系我們:1241928785@qq.com
分享、收藏、點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