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患者,如何安度“多事之秋”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2021-10-09 14:22:41 文/潘飛宇 圖/黃詩琪
隨著晝夜溫差加大,人體血管舒張和收縮強度也會發(fā)生變化,造成血壓波動,進一步引起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心臟不適,嚴重者可出現(xiàn)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該積極“備戰(zhàn)”。那么,心腦血管病患者應該如何全面防范呢?
建議一
勤測血壓莫偷懶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秋季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防病措施就是堅持每天監(jiān)測血壓。通常而言,一天中監(jiān)測血壓變化有五個關鍵的時間點。第一個時間點是清晨剛剛醒來但未起床時,這個時間點的血壓波動較大;第二個時間點是上午10點左右,這個時間點可以準確反映服藥后的血壓變化;第三個時間點是下午2~3點,這個時間點可以反映血壓的反跳情況;第四個時間點是晚飯前后,就是下午6點左右,這個時間點可以反映服用降壓藥后血壓的控制情況;第五個時間點是睡覺前,一般是晚上10~11點,這個時間點可以大致反映血壓在夜間的變化。當然,每天測血壓的次數(shù)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每天測量2次即可。在服用降壓藥的初期,可以適當增加測量的次數(shù),等到血壓控制正常了,可逐漸降低測量血壓的頻率。
建議二
調理體質防發(fā)病
從中醫(yī)體質學的角度來看,冠心病患者的體質以氣虛質、血瘀質和痰濕質較為多見。
“
在治療和預防過程中,一般可以通過辨別體質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健脾補氣、活血化瘀、化痰祛濕等方法進行調治。
辨證論治與體質辨識相結合,明辨標本、正邪、緩急,細察氣血陰陽變化,扶正與祛邪兼顧,進一步掌握疾病的趨向性,從而改變個體對于某種疾病的易感性,以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延緩疾病進程的目的,盡可能避免疾病在秋冬季節(jié)復發(fā)。
建議三
莫名疼痛要警惕
秋季是心肌梗死的高發(fā)季,心腦血管病患者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肌梗死癥狀并不典型。
有些患者首先出現(xiàn)的可能是急性腹痛,常被誤診為胃腸炎、膽囊炎、胃腸穿孔等,而做心電圖檢查可發(fā)現(xiàn)大面積心肌梗死。因此,心腦血管病患者突發(fā)急性上腹痛,應想到發(fā)生心肌梗死的可能。一般來說,腹痛型心肌梗死表現(xiàn)為嘔吐、腹瀉、突然上腹部疼痛,而以往無類似病史,服用治療胃痛的藥物無任何療效。
牙痛也有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征兆,表現(xiàn)為牙痛劇烈但無明顯牙病,同時患者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極度虛弱、有瀕臨死亡的感覺。牙痛部位不確切,往往數(shù)個牙齒都感到疼痛;颊叻靡话阒雇此帲弁床荒芫徑。心電圖檢查有心肌缺血改變或顯示梗塞波形,按心絞痛或心肌梗死治療后牙痛則消失。
心肌梗死所表現(xiàn)的痛和一般疾病的痛是有所區(qū)別的。首先,心肌梗死的先兆性疼痛是一過性的。如心肌梗死導致的牙疼,通常3分鐘左右就會過去,而牙周炎導致的牙疼則短時間內痛感不會消失。心肌梗死前的疼痛是有誘發(fā)因素的,比如一騎車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了,可是再騎的時候又開始疼。
心肌梗死還往往有這樣的先兆:出現(xiàn)從未發(fā)生過的突然胸疼,或晚上睡覺過程中突然被疼醒,以上這些情況還很可能在1周以內反復出現(xiàn)。
平常自我感覺良好而突發(fā)心肌梗死的患者不在少數(shù)。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不能忽視心臟的體檢,有胸悶、心臟壓迫感,活動時加重、休息時緩解的患者必須重視體檢。
患者可到醫(yī)院做平板運動、心臟造影等相關檢查。心肌梗死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發(fā)病后1小時內診治,可挽救大部分壞死的心;6小時內治療,有可能挽救部分心肌;12小時后治療,效果就明顯差了。建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時到有條件的醫(yī)院盡早進行溶栓、介入、手術治療。
建議四
“少辛多酸”除秋燥
天氣轉涼后,跟炎熱的夏季相比,很多人的胃口明顯變好了,有些注重養(yǎng)生的人甚至早早就開始進補了。此時可以進補,但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即多吃些酸甜口味的水果,如蘋果、檸檬、柚子、石榴、葡萄、山楂等,以收斂肺氣防秋燥。
個人體質不同,進食的食物也應有差異:氣虛者可多吃益氣健脾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血瘀者可多食黑豆、海帶、紫菜、白蘿卜、胡蘿卜、山楂、醋、綠茶等具有活血、散結、行氣、疏肝解郁的食物,少食甜、黏、油膩食物;痰濕者宜多食海藻、海帶、冬瓜、白蘿卜、金橘等化痰理氣的食物。
建議五
暢達情緒解悲秋
落葉悲秋是人們對大自然變化產(chǎn)生的一種“天人相應”的情緒,然而過度悲情傷秋則會影響身心健康。
隨著氣溫的下降,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減緩、內斂,一時的內分泌變化很容易造成情緒低落,即人們通常所說的低溫抑郁癥。
這是因為人的機體在經(jīng)歷了酷暑的煎熬進入涼爽的秋季之后,正處于生理性休整階段。此時,一般人都有疲倦困頓、昏昏欲睡的秋乏現(xiàn)象。有研究發(fā)現(xiàn),焦慮、抑郁皆是冠心病的誘發(fā)因素,并會對冠心病的轉歸產(chǎn)生不利影響。在此提醒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調節(jié)情緒,避免舊疾復發(fā)。
建議六
適度運動強心肺
適度運動有利于恢復心肺功能。入秋后,人體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開始減弱,心腦血管患者需要適當增加運動量,促進周身氣血運行以增強心肺功能,但要避免劇烈運動造成陽氣損耗。在秋季適當?shù)膽敉膺\動可改善肺功能,提高呼吸道防御能力,保養(yǎng)呼吸系統(tǒng),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運動還能活血化瘀,改善心腦血管的供氧,增強機體能量消耗,有助于減肥健身。
運動宜動靜結合,順應節(jié)氣特點。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選擇氣功、五禽戲、太極拳、瑜伽等運動。這些運動講究形動而心靜,和緩不劇烈,又靜而不躁,既能增強人體的生理功能,又不會導致陰津陽氣的傷耗。心腦血管病患者勤加練習,有助于安然度過“多事之秋”。
本文選自《家庭百事通》2021年第23期
作者為上海中醫(y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長陳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