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人 | 卞祖善:創(chuàng)作,須更多根植于本民族

上海音樂學院
2021-10-01 18:48:23 文/冉冬 圖/陳煜城
85歲高齡依然活躍舞臺
指揮家卞祖善
卞祖善與仙鶴
全家福
為慶祝建黨百年,現(xiàn)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再度公演,長期擔任中央芭蕾舞團首席指揮、現(xiàn)已85歲的卞祖善重回人們視野,他是該劇幾任指揮中執(zhí)棒時間最長,也是最為人熟知的一位指揮。
歲月流逝,但樂海依然寬廣無限。卞祖善的音樂夢是從上海發(fā)端的,那時,他還是一個流浪兒……
“是新中國將我從孤兒院里解救出來,把我培養(yǎng)成一名指揮家”
卞祖善的童年是苦澀的。1936年,他出生在江蘇鎮(zhèn)江西門外的一戶窮困之家,他上面有7個哥哥姐姐,但只養(yǎng)活了一個哥哥。由于家境清貧,一家人過著食不果腹、衣不保暖的日子。卞祖善五六歲時,母親離家出走,父親不久也因重病撒手人寰。13歲那年,卞祖善鉆過火車站破舊生銹的鐵絲網,爬上一列東去的混合列車,孤身一人流浪到了上海。一路上,小小年紀的他飽經風霜,他到達上海時是1949年初,正值嚴冬時節(jié),天寒地凍,北風呼嘯。他露宿在街邊的屋檐下,看著昏黃的路燈,依稀想起父親曾經在他耳旁吟唱的江蘇民歌《搖籃曲》:“瞌睡蟲來了,來了……”于是,禁不住哭泣起來。
昏昏沉沉中,卞祖善被送進了一家孤兒院,在那里,他遇到了善良的鋼琴女老師黃蘭玉。黃老師教他唱歌,又教他學彈鋼琴,就這樣,在琴聲淙淙中,一扇音樂圣殿的大門在他面前慢慢打開了。1950年夏,孤兒院面臨解散,他必須考取能提供食宿的學校才有可能繼續(xù)學習生活,雖然那時他才剛彈完湯普森第一冊,但他鼓起勇氣報考了育才學校(后為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面試那天,他穿著父親在世時為他縫制的一件褂子,已是非常破舊了,看著別的考生鮮鮮亮亮,不由得自慚形穢,原本緊張的心越發(fā)慌亂了。其實,他的聲樂考砸了,他站在考場中央,垂下頭,擺弄著衣角,窘迫得淚水盈眶。主考官、育才學校音樂組主任陳貽鑫心生憐惜,因為他自己也是孤兒出身,他同情面前這個有些稚氣的孩子,他想給他一個機會。
卞祖善太幸運了。進入育才學校后,每周六的上午,卞祖善都和同學們結伴去蘭心大戲院聽上海交響樂團星期音樂會的彩排,《再會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悲愴交響曲》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而黃貽鈞的指揮、陸洪恩演奏的定音鼓、陳傳熙的英國管獨奏,令他如癡如醉。1956年,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同時建立指揮系,卞祖善成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批樂隊指揮專業(yè)本科生。
1961年8月,卞祖善以專業(yè)課全優(yōu)的成績,從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畢業(yè)。他被分配到北京工作。當他去文化部報到時,干部司讓他在東方歌舞團、新影樂團和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之前身)選一個,他想到自己在上音實習時,第一次登臺指揮的是芭蕾舞劇《天鵝湖》,于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芭蕾舞團。
卞祖善說:“這是天意!
“現(xiàn)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是我指揮藝術生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1964年初,現(xiàn)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創(chuàng)作開始了?紤]到卞祖善才28歲,可能承擔不了如此大任,于是,領導決定由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黃飛立帶領他的助手前來指導樂隊開排。不過,卞祖善一直沒有離開,他認真觀摩了黃飛立所有的排練,不僅在黃飛立休息時給他端茶沏水,還時不時悄悄地告訴他樂隊相關聲部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差錯。黃飛立給予他親切的鼓勵,稱贊他挺能發(fā)現(xiàn)問題。那年8月,全團主創(chuàng)人員去大同部隊下連當兵,體驗生活結束后,劇團安排了一場“匯報演出”,由卞祖善指揮未來的“娘子軍”,為官兵們演出了由白淑湘主演的《天鵝湖》第二幕。
1964年9月26日,在北京天橋劇場,由黃飛立指揮的現(xiàn)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首演成功。1966年夏,繼李華德、黎國荃之后,卞祖善成為該劇的第四任指揮,從此,演出《紅色娘子軍》成了他指揮藝術生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自1966年夏至1968年4月,該劇的每場演出都是由他指揮的,而且采用的都是1964年的音樂版本。1967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錄制了舞臺藝術紀錄片《現(xiàn)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集錦》,郁蕾娣飾演吳瓊花,伍兆寧飾演洪常青,他們成功地塑造了颯爽英姿、大義凜然的英雄形象。同年,中國唱片總公司錄制了現(xiàn)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曲唱片,均由卞祖善指揮。2004年,為紀念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誕生四十周年,中國唱片總公司將上述唱片加工成CD,并舉辦了隆重的首發(fā)式,除去世的作曲家戴宏威之外,其他該劇作曲吳祖強、杜鳴心、王燕樵、施萬春,舞劇編導蔣祖慧、王希賢、李承祥以及卞祖善悉數(shù)參加。
1992年,現(xiàn)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恢復公演,劇中女主角的名字由吳清華恢復了吳瓊花的原名。該劇演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僅1993年,卞祖善就指揮演出了53場,受到各地觀眾的熱烈歡迎。該劇曾去香港沙田大會堂演出,場場爆滿,連站票都被搶購一空,每當演到“常青指路”“瓊花參軍”“軍民聯(lián)歡”“常青就義”等場面時,觀眾都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卞祖善在筆記中寫道:該劇的成功表明了“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的道理,即在藝術欣賞領域內,不同階層的人們也有其審美的共性。
“要讓我的生命之舟在寬廣的樂海中力爭上游”
1996年2月,中央芭蕾舞團為卞祖善辦理了退休手續(xù),但他哪里閑得下來?光是這一年的10月30日至12月8日短短的40天里,他就指揮“中芭”演出了29場。他稱自己是“中國樂壇上的堂·吉訶德”,作為學者型的指揮家,他竭盡全力普及推廣交響樂欣賞,也十分關注中國本土原創(chuàng)音樂的創(chuàng)作,對行業(yè)中的許多現(xiàn)象都敢于直言,贏得人們的欽佩。
2018年5月18日晚上,卞祖善執(zhí)棒演出《向大師致敬》交響音樂會。兩個多小時的演出在管弦樂序曲《懷舊》中拉開帷幕。而在演出前,卞祖善照例像往常那樣,先在劇場大廳外向聽眾講解和分析本次音樂會演出的曲目。他告訴聽眾,《懷舊》是中國音樂家黃自創(chuàng)作的,這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交響樂作品。那時候,黃自正在美國留學,他結識了該校中國學生會會長胡永馥,兩人都志在留學報國,又愛好音樂、興趣相投,不久便訂下婚約。不料,先期回國的胡永馥因突發(fā)心臟病離世,1929年3月,胡永馥逝世周年之際,黃自懷著極度悲痛的心情,寫下了懷念初戀愛人的《懷舊》,同年5月在耶魯大學的畢業(yè)音樂會上,這部中國留學生的作品備受矚目,被認為是“所有創(chuàng)作的管弦樂曲中的佼佼者”。1930年11月23日晚在大光明電影院,由意大利指揮家馬里奧·帕契執(zhí)棒,上海工部局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的前身)演奏了《懷舊》,一時轟動上海,極大地鼓勵了中國音樂家創(chuàng)作新音樂的熱情。卞祖善的解說有助于聽眾對作品的理解,因而深受聽眾歡迎,他們鼓著掌將卞祖善送進劇場。
去年在疫情好轉后,卞祖善從8月開始,帶著《人類的交響樂——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講座輾轉在廈門、天津、沈陽等多個城市。同時,他筆耕不輟,寫下了近百萬字的音樂評論,《樂海管蠡》《樂;仨憽贰稑泛E薄啡亢裰氐奈募F(xiàn)已出版問世。他的樂評犀利而中肯,是中國樂壇上一種難能可貴的聲音。他覺得音樂評論不能只有表揚,沒有批評:“現(xiàn)在的年輕人容易被西方技法束縛,缺乏自己的特點。可《黃河大合唱》《梁!贰都t色娘子軍》為什么能成為經典?關鍵在于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植根于本民族的‘音樂母語’。”
因為早年的經歷,卞祖善一直呼吁在我國創(chuàng)辦義務音樂學校,招收那些來自邊遠地區(qū)、有志于學習音樂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為此,這些年來,卞祖善帶著這個愿望四處奔走,到處講學,他希望與大家分享他對音樂的理解,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音樂的美妙。他說:“我念念不忘祖國和人民對我的培養(yǎng),能為社會服務并盡力,我感到無比幸福和自豪。”
卞祖善的日程依然排得滿滿當當。讓他高興的是,今年10月下旬,中央芭蕾舞團在揚州運河大劇院演出現(xiàn)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將再次由他執(zhí)棒。
來源:新民晚報
設計:leisurelyzs
編輯:彭暢
小音征稿啦
下一個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來投稿吧~
征稿類型
人物|身邊的優(yōu)秀師生榜樣或校友故事
圖片|記錄上音兩校區(qū)的攝影設計
視頻|師生才藝展示及編曲創(chuàng)作
創(chuàng)意| 適合新媒體傳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發(fā)郵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標題:投稿-類型-姓名-年級-學院
投稿要求
作品確為作者本人原創(chuàng)成果
小音家族
贊與在看,兩個都點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