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支教系列報道(七)——心懷夢想,無畏遠方

濟寧學院
2021-11-10 17:55:00 文/齊浩然 圖/丁輝
時光飛逝,我校第三批大學生援疆實習支教團在英吉沙已經(jīng)生活了兩個多月了。來時,校園內(nèi)綠色的柳枝、無花果葉,現(xiàn)已變得稀疏泛黃;傍晚,站在校園操場向西遠眺,依稀可見的昆侖山,已然失去了落日余輝中的熠熠光芒。季節(jié)變了,冬天來了?墒牵蛔兊氖66位援疆同學支教的熱情和心懷的夢想。
01
難忘的經(jīng)歷,成長的動力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這樣的一次經(jīng)歷,在許多人的人生中未必能夠擁有。毫不夸張地說,這次援疆支教是我在大學里最大的收獲之一,因為即便是離開英吉沙回到學校,我也一定會時常想起這里孩子們的笑臉,天天圍聚在我身邊的那群學生,他們帶給我的是一種沒有俗事紛擾的超脫的愉悅。
體育學院牛明磊同學在上課
支教生活,物質(zhì)也許是匱乏的,但精神是充實的,工作熱情前所未有地飽滿,一種被需求的滿足感充斥著內(nèi)心。新疆是一個美麗而充滿傳奇的地方,同時因為幅員遼闊,各方面都需要人才,特別是教育領(lǐng)域,各科教師嚴重缺乏。在教學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教師的崇敬,渴望學習到新知識,渴望走出去看看。孩子們想學到新知識,但是他們與外界的交往是封閉的,見識是有限的。課堂上不僅教授專業(yè)知識,還會拓展知識面,給他們講外面的世界,講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及那里的生活。支教生活已過半,日常工作、生活盡管看起來顯得有些平淡,可是它卻讓我受益匪淺,它將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我當前對自己人生經(jīng)歷中交上的最滿意的答卷。
02
與孩子們共同成長
轉(zhuǎn)眼間,我們的支教生活已經(jīng)過去兩個多月了,10月天氣漸涼,白楊樹的葉子已經(jīng)泛黃,支教工作已步入正軌。從最初的擔心害怕,到現(xiàn)在的自信堅韌,我們已漸漸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授課,如何與學生相處。這不僅是對我們教學實踐的檢驗,而且是我們和這里的孩子心與心的交流,在書桌前,講臺上,操場邊,我們盡自己所能,教給他們知識,帶給他們快樂,走進孩子們的心里去,跟他們共同成長。
體育學院高玉輝同學與學生們在一起
援疆支教,更多是要我們?nèi)シ瞰I,用我們所學的知識技能,去教授這群可愛的孩子。習主席說“現(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痹谧钋啻旱哪昙o里,能為援疆教育事業(yè)盡一份力,是我永遠的自豪。
03
邁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從小我就希望當上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如今我終于幸運地站在神圣的講臺上,開始了我的教師夢。
半年的援疆實習支教生活將是我人生中一個美麗的驛站,使我經(jīng)歷了一次最難忘的心靈洗禮,更堅定了我為教育事業(yè)奉獻終身的信念。教育應(yīng)該普及到每一個角落,邊遠的孩子應(yīng)該得到更多的關(guān)心和愛護。
體育學院黃成龍同學在教授跆拳道
在這兩個多月中,我們緊張過、開心過、努力過、醒悟過、自信過,這些從未有過的經(jīng)歷讓我們進步了,成長了。我們學會了在大學的課堂里從未學過,以后也學不到的東西。時光悄然無息地逝去,日復(fù)一日的教學實踐,帶給我們的是沉甸甸的收獲,援疆實習支教是我們師范生即將踏上漫漫人生征途的一個重要標志,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對我們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有著重要意義,也是我們走出“象牙塔”,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我們會倍加珍惜這次援疆實習支教機會,學以致用,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更多的孩子們圓他們美麗的求知夢。
04
承時代使命,譜青春華章
暑去寒來,光陰荏苒,轉(zhuǎn)眼間,進疆支教已經(jīng)快兩個月,從開始的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習慣,我收獲與成長了很多。
初進英吉沙縣第五小學的校園,第一次上課,看到操場上孩子們純真的臉龐,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短短兩個月,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學校舉辦了籃球比賽、廣播體操比賽等等,盡管嗓子啞了,臉曬黑了,但是心里有道光亮了,更讓我感動的是孩子們喜歡我的課,看到我會親切地問好,時常圍繞在我的身邊問我下一節(jié)課什么時候上。我也深刻體會到讓孩子們學好體育不僅僅是為了身體好,更重要的是與熱愛祖國、建設(shè)和保衛(wèi)祖國、和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質(zhì)聯(lián)系起來。
人文與傳播學院楊麗萍同學為學生上課
有人說:援疆實習支教是短時間內(nèi)做的一件影響一生的事。因為擁有,所以幸運。實習支教是我們踏上漫漫人生征途的標志,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對我們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將繼續(xù)充滿熱情,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為這里的孩子們照亮一段旅程。
05
援疆奉獻青春和智慧
報名參加援疆支教活動后,內(nèi)心油然而生的是抑制不住的興奮和激動,終于有機會走到祖國的西部邊疆,終于可以領(lǐng)略那片美麗的風土人情,但面對陌生環(huán)境我還是有點膽怯的。
數(shù)學與計算機應(yīng)用技術(shù)學院張倩同學為學生上課
我支教的學校是英吉沙縣第五小學,由于老師緊缺,接到工作的第二天我便走上了講臺。站在學生面前,我表面平靜,內(nèi)心卻緊張地跳動著。一天下來,終于找到并熟悉了講臺上的感覺。學生們有的安靜懂事,有的活潑好動。這里的孩子上課回答問題都很積極,不管會不會這個題都喜歡舉手,一舉手整個班就變得有點混亂了,還很吵;有的同學特別喜歡學習就連走路都在寫作業(yè),在等家長放學來接的空隙也會拿出作業(yè)來寫;大部分學生十分熱情有禮貌,就是紀律有點差,六年級的孩子本來就處于叛逆期調(diào)皮,好動,愛說話,注意力不集中,我每次上課只有先整頓好紀律才能讓課程進行下去;他們的文化課基礎(chǔ)也不是很好,上課的時候只有前幾排的學生聽講,有幾個特別調(diào)皮的小孩不聽講,還搗亂,老師課都講不下去?粗@些可愛的孩子們,我默默地鼓勵自己,應(yīng)當要盡自己最大所能幫助他們,像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一樣,做幫助他們向上攀爬的梯子,為他們幸福的人生鋪路。
06
教育援疆,使命擔當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睗M懷著憧憬和希望坐上了遠離家鄉(xiāng)的火車,踏上了祖國西部美麗富饒的土地。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援疆是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助推新疆實現(xiàn)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有力舉措,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很榮幸能參加此次援疆支教工作,堅定理想信念,時刻與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不怕吃苦,甘于奉獻。希望在這短暫的支教時光里與各民族同胞團結(jié)互助一道為新疆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奉獻一份力量。
體育學院王震同學在上書法課
07
武動青春,光榮援疆
2021年9月,我在新疆的援疆支教工作開始了,有幸成為援疆教師中的一員,帶著父母的叮嚀,老師的囑托,來到喀什英吉沙縣,開始了一段特別的人生旅途。
體育學院畢峻瑋同學與學生們在一起
到達學校后,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我深知要想順利地開展工作,首先要取得領(lǐng)導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支持,學校安排我和另外三名同學到英吉沙青少年活動中心工作,我深深知道這是對我的信任,同時我也感到了壓力與責任。備好課,上好課,做好準備,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虛心向各位老師學習,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一天天過去了,孩子們在成長,我也在成長,我將在未來的兩個多月里,牢記自己的責任、使命,不負領(lǐng)導、老師的重托,加倍努力工作,為新疆教育奉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
黨史百年天天讀
點擊上方圖片學習
文案:援疆支教集體
攝影:援疆支教集體
編輯:尤艷紅
責編:李佳瑜 肖桐
總編:高應(yīng)心
終審: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