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閱~《日益寂靜的大自然》

沈陽師范大學
2021-12-23 16:43:33 文/俞梓軒 圖/馬子涵
【聆閱NO.138】
主播:高夢婧
文字:鄧文思
選自:《日益寂靜的大自然》
內(nèi)容簡介
在這本完美地融合了文學、歷史、人類學、生態(tài)學、動物學、語言學、環(huán)境學的奇妙著作里,博物學家、生態(tài)專家馬歇爾·羅比森以生花之筆,從前所未有的全景角度,探討了物種的多樣性與人類文明的繁茂之間的深層關(guān)聯(lián)。一方面,他帶我們“回味”過去自然界物種和平共處的美好時光,引領(lǐng)我們欣賞并感受豐富細微的自然聲響;另一方面則從生物變遷史的視角,點出了物種多樣性的衰減趨勢,并剖析了這種不容樂觀的趨勢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是如何影響我們及整個世界的。
作者簡介
馬歇爾·羅比森,德國人,曾在弗萊堡大學和牛津大學研讀森林學,在劍橋大學取得生物學博士學位。曾任職于弗勞恩佛荷大氣環(huán)境研究協(xié)會及德國國會科技評估辦公室,并在美國加州聯(lián)邦森林管理局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還擔任過弗萊堡大學森林及環(huán)境科學院學術(shù)顧問和弗萊堡教育大學自然科學中心教授,F(xiàn)為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教授。旅行足跡遍及全球。
Part 1
馬歇爾·羅比森認為,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是一切的起源,人類和其他物種共同構(gòu)成了生命共同體。但是,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獲得啟示。于是,他憂心忡忡地警示我們: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只會導致文化的貧乏,隨著顏色、香氣和聲音的消失,人類數(shù)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性及文化寶藏都將走向衰減。因此,人類必須盡快改變過度開發(fā)、濫墾及剝奪其他生物生存權(quán)的愚行。
Part 2
本書對大自然有很深的思考,堪稱“有趣味的深度閱讀”的典范,自出版后好評如潮。本書通過眾多探險家、博物學家的旅行見聞以及作者自己的親見親聞,講述豐富細微的自然聲響帶給人的美好感覺,人類的愚行和殘忍所導致的物種滅絕大趨勢,還有物種全球化遷徙之后所帶來的“豐富的單調(diào)”。
本書也是科學與藝術(shù)完美融合的典范,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文本的深意,中文版隨文配有500幅西方珍貴的博物畫,這些精美絕倫的畫作既呈現(xiàn)了每一物種獨有的美感和形態(tài),也是對生態(tài)多樣性最好的禮贊。
來源 / 百度百科
編輯 / 鄧文思 郭明洋張煜彥
編審 / 王楠 趙凝心 盛依然謝紫璇
責任編輯 / 陳鈺燕 趙悅馬鑫 張懿勻
推薦閱讀
聆閱~《明朝那些事兒》
沈師大成功入選教育部首批“新文科”項目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知識自測
校園一天的時光記憶
點贊||學習校園先鋒 勇?lián)鷷r代使命
聆閱 ~ 《金陵十三釵》
一圖讀懂:校園疫情預(yù)防
【黨史學習資料】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解讀音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