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節(jié)|致敬奮斗在新聞前線的你們!

吉林化工學院
2021-11-10 17:07:28 文/唐睿宸 圖/陳悅心
向記者致敬
奔波在新聞一線,大事小情盡收眼底,采訪編輯從不間斷。記者節(jié),致敬每一位新聞工作者!
87年前,杭州記者公會首次向世界新聞界發(fā)出倡議,將9月1日定為記者節(jié),次年(1935年)"9.1"記者節(jié)在全國范圍內(nèi)得到認同。1938年,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在漢口成立。而后,2000年8月1日,為紀念廣大新聞工作者的奉獻,也考慮中國青年記者學會對全國新聞工作者的廣泛代表性,中國記者節(jié)確立在每年11月8日,成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行業(yè)性節(jié)日之一。
穆青
穆青,河南周口人,近代著名的新聞記者。“勿忘人民”是穆青新聞思想中最豐富、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穆青新聞實踐經(jīng)驗的結(jié)晶,被稱為“情系人民的杰出新聞記者”。
蕭乾
蕭乾,中國現(xiàn)代著名記者、文學、翻譯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活躍于西歐戰(zhàn)場上唯一的中國記者,被稱為“未帶地圖的旅人”。
黃遠生
黃遠生,曾被稱為“中國第一個真正現(xiàn)代意義上的記者”,其“遠生通訊”更是被視為當年中國新聞界的一大品牌。黃遠生強調(diào)新聞記者須有“四能”:一是腦筋能想,二是腿腳能奔走,三是耳能聽,四是手能寫。
王韜
王韜是中國近代新聞史的開山人物, 中國近代報刊思想的奠基人,被尊為“中國第一報人”。1874年,王韜在香港創(chuàng)辦《循環(huán)日報》,是第一份完全由中國人管理而取得成功的報刊,王韜也被時人稱為“中國新聞報紙之父”。
崔松旺
崔松旺,河南漯河人。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首席記者。天津體育學院新聞專業(yè)畢業(yè)。曾在黑窯廠臥底,協(xié)助警方抓獲8名黑窯廠老板和招募人,解救30名奴工。
在學校,有這樣一群校園媒體人,他們奔走在新聞熱點一線,用鏡頭記錄,用文字書寫,用聲音傳遞;拍攝剪輯,樣樣拿手;編輯排版,用心制作;他們甘于幕后,用責任與情懷,傳達態(tài)度、傳遞溫暖。
話筒隨時待命,言語精煉,抓住每個精彩瞬間。
隨時發(fā)現(xiàn)、及時記錄,是媒體人的自身修養(yǎng)。
與伙伴共同分享成果,探討交流,也是忙碌后別樣的慰藉。
晴天烈日、雨雪風霜,不論嚴寒酷暑,這里總有一份堅守。
彼此鼓勵,填補不足,相互扶持,更能共同進步。
無論晴雨還是風雪,對于這份事業(yè)的熱愛永不會被擱置。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以飽滿的熱情投入進新聞工作中,并取得多項成果。
2018吉林教育好新聞評選結(jié)果
2019年度吉林教育好新聞評選結(jié)果
中國高校校報協(xié)會2018年度好新聞
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網(wǎng)絡文化節(jié)”
近來年在新聞作品評選中獲得的獎項
致敬記者
至此記者節(jié),愿為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送上最誠摯的問候!
▼
打開抖音掃碼關(guān)注吉林化工學院
獲取更多資訊
本期編輯| 張笑嫣 程志富
圖片來源| 馬世平 閆賀欣 劉曉旭
廖欣悅 楊劼騏
審核校對 | 劉 蕾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