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保研!他們的故事,從12舍509到“聞知閣”

南京理工大學
2021-12-14 18:54:32 文/冉悅心 圖/董翔宇
有這樣一個宿舍
你可曾聽過他們的故事?
國際競賽4項、國家級競賽8項
省級競賽4項、校級競賽10項
組建重點科研團隊2個
發(fā)表論文和專利2項
5次獲得國家級獎學金
18次獲得校級獎學金
是他們獲得過的榮譽
他們是
機械工程學院武器系統(tǒng)與工程專業(yè)
2018級本科生
他們是
全部順利保研的四名學霸
他們是
12舍509的四位室友
他們是
李昊、杜伊楊、劉迎廣、陳國軍
(按下圖從左至右排序)
而由他們四人組成的
“聞知閣”團隊
榮獲南京理工大學
2021年本科生“校長獎章”
在12舍509的初見
2018年,夏末。
四人遇見,在南京理工大學12舍509宿舍。當時的他們還不知道將會和這個宿舍、這些人發(fā)生什么故事。但從踏入校園的第一天開始,來自天南海北的他們,就在努力探索屬于自己的未來。
“我們四個人剛來509宿舍的時候,確實有很多地方不太相同,但好在性格是相合的。這也許為我們日后的共同奮斗埋下了伏筆!边@是他們四人初見彼此時的感受。
起初,陳國軍是四人之中作息最規(guī)律的。每天晚上10:30準時睡覺,早上6:30準時起床。一開始其他三人并不適應這種生活節(jié)奏,但在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后,陳國軍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深深影響了其他人,宿舍作息變得規(guī)律統(tǒng)一。
杜伊楊說:“他(陳國軍)有強大的自制能力和時間規(guī)劃能力,是宿舍的主心骨。他也像是我們的總督,一方面他每天早睡早起,其余人想睡個懶覺都難;另一方面,他學習最刻苦,總能帶頭學習,對我們幫助很大!
正是四人如此相合的性格、懂得相互學習的品質,讓他們在509宿舍受益匪淺。不僅學習氛圍濃厚,509宿舍也是年級中極其干凈整潔的男生宿舍!败娪柕臅r候宿舍是什么樣的,我們保持的就是什么樣的!崩铌徽劶白约旱乃奚岘h(huán)境,頗有自豪。
互相學習、真誠相待為他們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基礎!扒趭^”“上進”“團結”成為509宿舍的關鍵詞。
“聞知閣”是永遠的紐帶
2021年,深冬。
南京理工大學2021年本科生“校長獎章”獲得者如期揭曉。509宿舍的四人作為眾多獲獎者中唯一的團體獲此殊榮。得知要為自己的團體命名時,他們想到了“聞知不忘初心,筑夢大國利器”,于是,“聞知閣”應運而生。
在保持著優(yōu)秀學業(yè)成績的同時,秉承著荊棘之后是坦途、拼搏之后是瀚海天地的信念,他們也致力于在學科與科研競賽中走出新高度。他們參加了建模比賽、方程式大賽、武器設計創(chuàng)新大賽等眾多競賽,斬獲諸多國際級、國家級獎項。
“我們還年輕,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還很重”,這是“聞知閣”共同的信念。二月蘭開,他們守護理的美麗;河南舞陽,他們用知識點燃留守兒童心中的向往;“五四”百年,他們用行動向先輩致敬;“新冠”來襲,身處臺風下的他們依然勇往直前。
作為學生骨干的他們,合力打造“團支部新青年”公眾號,在一年時間里,他們制作了思政文章9期、“微團課”教育視頻4期、班級活動報道2期,總閱讀量達3000次,點贊數(shù)超200次。
在身邊同學面臨學業(yè)警示甚至退學的處境時,他們以“學業(yè)領航員”的身份,每周兩個晚上,進行一對一幫扶。經過120個小時的學業(yè)幫扶,班級學年掛科率由兩位數(shù)降至個位數(shù)。
如此優(yōu)秀的“聞知閣”,得到了本科生的最高殊榮——“校長獎章”。對于團隊獲得的這一榮譽,陳國軍說:“我個人認為宿舍全員獲獎的意義是大于個人獲獎的,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這是屬于我們四個人的勝利。相較于個人獲獎,宿舍全員獲獎不止是對我們個人能力的一種認可,更是對我們宿舍這個集體的認可,也為我們這個宿舍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
正是室友之間的鼓勵成就彼此。相信因為“聞知閣”的這份共同榮譽,四人在多年后回憶這段本科生活時也會更有味道。而宿舍四人也希望自己的獲獎能對學校的其他同學起到一定的榜樣作用,希望以后同宿舍的同學們也能夠相互激勵。
在理的1100天,400余小時志愿記錄、68張榮譽證書、4份錄取通知,是他們與“理”共同成長的青春。榮譽已成過去,但懷揣著這份肯定,他們未來的求學之路也會繼續(xù)踏踏實實走下去。
不同的目的地,同樣的報國理想
2022年,盛夏,也是未來。
他們即將奔赴各自夢想的地方,所謂春華秋實宏圖展。保研到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的他們,將繼續(xù)發(fā)揚南理工精神,投身國防事業(yè),筑夢大國重器。
高考結束之后,他們也和很多準大學生一樣陷入人生抉擇的迷茫,開始在眾多高校和專業(yè)中尋找著興趣點;蛟S是對兵器裝備的崇拜,亦或是想為國防建設貢獻一份力量,當他們接觸兵器專業(yè)時,一股涌上心頭的熱血讓他們按下了選擇鍵。緣分,也就這么奇妙地開始了。
“當初高考報名的時候是想著為國家獻出一份力量,所以我沒有過多地猶豫,”劉迎廣說,“其實學我們這個專業(yè)的,就業(yè)方向比較明確,一般都是去軍工院所。研究生階段希望可以在兵器方面做出一些成績,向下深耕,為祖國的國防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
不只是劉迎廣,“聞知閣”的四人都有著同樣的報國理想。而南理工為他們提供了堅實的平臺基礎,也讓他們體會到了南理工人的擔當與情懷,即使除劉迎廣外其余三人將告別母校,但南理工的精神將始終陪伴和激勵著他們。未來,他們將會在新的平臺起點上繼續(xù)努力,實現(xiàn)個人新突破,為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從12舍509到“聞知閣”,是他們的故事
有人問
青春的樣子有多美?
他們說
眼前有浩瀚天地,胸中有奔騰熱血
肩膀有赤誠伙伴,理想有萬丈光芒
青春,正如這般美
往期推薦
全網關注!這位南理工的院士才是我們要追的星!
奧運冠軍來了!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
策劃丨新媒體研究會
圖片丨受訪者
文字丨受訪者 周以航
編輯丨周以航
審核丨盧曉云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