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大師們的調色盤...

新鄉(xiāng)市藝林畫室
2022-10-09 11:43:47 文/薛巖 圖/孫婉琳
德國攝影師馬蒂亞斯·夏勒從歐洲輾轉到美國,尋找拍攝那些畫家用過的調色盤。通過這些各不相同的調色盤,你可以看到每個畫家的技法細節(jié)及強烈的個人風格。
Eugene Delacroix/歐仁·德拉克羅瓦
(1798-1863)
他的畫作《自由女神領導法國人民》影響了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三十年后寫成著名的文學作品《悲慘世界》。
douard Manet/愛德華·馬奈
(1832-1883)
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它像樂隊中的定音鼓,使整個畫面的色彩響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
Edgar Degas/埃德加·德加
(1834-1917)
“畫出眼前所見的固然重要,但最好只畫出存在于記憶中的事物,因為那是經過轉換、沉淀的想象,然后才能畫出真正感動自己的地方!
Claude Monet/克洛德·莫奈
(1840-1926)
“與其說他是一位畫家,倒不如說他是一名獵手……他耐心地等待日光的出現和陰影的來臨,寥寥數筆,千變萬化的流光和形影莫測的浮云便在他的畫面中就范!薄瓷
Vincent van Gogh/文森特·梵高
(1853-1890)
“他生下來。他畫畫。他死去。麥田里一片金黃, 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薄ǖ氯R爾
Georges Seurat/喬治·修拉
(1859-1891)
修拉每幅作品的展出都要引起激烈辯論,他對此不甚關心。他性情孤僻,沉默寡言,除非人們就他的理論對他提出問題,他甚至對少有的幾個密友都不愿談心里話。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亨利·德·圖盧茲-羅特列克
(1864-1901)
“我致力于創(chuàng)作真實而非理想,或許這是缺點。雖然我并不喜歡丑陋的東西,但我對它仍帶有幾分興趣地涂上顏色,或畫成圓形,或使之發(fā)光...。”
Henri Matisse/亨利·馬蒂斯
(1869-1954)
馬蒂斯認為藝術有兩種表現方法,一種是照原樣摹寫,一種是藝術地表現。他主張后者。他說:“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現......我無法區(qū)別我對生活具有的感情和我表現感情的方法。”
Paula Modersohn-Becker/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
(1876-1907)
德國女性畫家,早期表現主義重要代表人物。在她31歲短暫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具有突破性的作品。
Pablo Picasso/巴勃羅·畢加索
(1881-1973)
在畢加索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加索打開的前進道路完全迂回而進。
Palette of Wassily Kandinsky/瓦西里·康定斯基
(1886-1944)
俄羅斯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與皮特·蒙德里安和馬列維奇一起,康定斯基認為是抽象藝術的先驅。
Palette of Marc Chagall/馬克·夏加爾
(1887-1985)
“很多人都說我的畫是詩的、幻想的、錯誤的。其實相反地,我的繪畫是寫實的......”
Palette of Francis Bacon/弗朗西斯·培根
(1909-1992)
生于愛爾蘭的英國畫家。其作品以粗獷,犀利,具強烈暴力與噩夢般的圖像著稱。
Palette of Cy Twombly/賽·托姆布雷
(1928-2011)
美國著名抽象派藝術大師,1928年4月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出生,原名埃德溫·帕克·托姆布雷,“賽”是他父親對他的昵稱。托姆布雷被視作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文章源于網絡,版權作者所有
藝林畫室作品欣賞
編輯:武英杰
審核: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