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讓青春在奮斗中升華——校黨委書記曾羽教授 校長蘇向東教授同上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

貴州理工學院
2021-8-25 15:21:24 文/汪波 圖/蔡雨婷
“青年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一百年來,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長,構成百年大黨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8月23日早8點整,貴州理工學院2021年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在蔡家關校區(qū)第三教學樓翻轉教室“云端”開講,黨委書記曾羽教授,黨委副書記、校長蘇向東教授給2018級——2020級全體學生授課,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唱響愛黨愛國主旋律,以新氣象新作為奮力開啟新學期。
曾羽以《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踐行青年歷史使命》為題,從“偉大建黨精神的科學內(nèi)涵”、“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三個方面闡述了偉大建黨精神的重大意義。他說,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是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也是學校建設區(qū)域有影響的理工大學的關鍵之年,要深刻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核心內(nèi)涵,深刻認識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銘記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深刻感悟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不渝為人民的初心宗旨,深刻領會中國共產(chǎn)黨成功推進革命、建設、改革、新時代偉大事業(yè)的寶貴經(jīng)驗。
曾羽在授課時說,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心和使命;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人民堅定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撐;偉大建黨精神既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歷程中歷史經(jīng)驗教訓的科學總結,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的重要思想保障。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守護好、建設好革命前輩打下的紅色江山;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做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錘煉艱苦奮斗品格,讓青春在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樂于奉獻犧牲,以一顆赤子之心回報人民和祖國。
曾羽深切期望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面臨的難得的人生際遇,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自覺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歷史使命。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和期望,從偉大建黨精神這個源、這個根出發(f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在加深領悟中實踐篤行,在實踐篤行中加深領悟,賡續(xù)紅色血脈和基因,延續(xù)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用精神之火和信仰之光激勵自己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中乘風破浪、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
蘇向東以《科學應對疫情 奮斗贏得未來》為題,從“當前疫情的新形勢是什么,如何應對?”和“貴州未來發(fā)展的方向是什么,如何準備?”兩個方面進行了分享。他說,中國是全世界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最好的國家。生在華夏何其有幸!究其根源,是我們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希望同學們一要科學認識,二要科學防范,繼續(xù)發(fā)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做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從嚴從緊落實各項措施,用科學的方式應對疫情,堅決筑牢疫情防控防線,確保安全有序返校、健康平安在校,共同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蘇向東說,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學們一定要正確認識今日貴州“黃金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一定要深刻理解“十四五”貴州如何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并逐一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什么是“四新”,什么是“四化”。
蘇向東激勵同學們,在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過程中,面向多彩貴州新未來,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奮斗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唯有奮斗,才能贏得未來!希望同學們利用好大學時光,多讀書、多實踐、多運動、多交流;牢牢記住,時時踐行 “樹立遠大志向,堅持正確方向,做一名長期主義者”。
貴州理工學院“開學第一課”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xù)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提升師生干事創(chuàng)業(yè)熱情,推動學校高質量發(fā)展為主要內(nèi)容。同學們紛紛表示,聆聽書記校長的“開學第一課”,深受啟發(fā),今后一定把學習偉大建黨精神作為必修課、人生課,從中汲取奮進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讓無悔青春綻放出更美麗更璀璨的光芒。
圖文:黨委宣傳部 教務處
排版:韓雅妮
一審:姚楠
二審:巫 敏
三審:李 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