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熱度的習慣怎么改?定好的計劃怎么堅持下去?

深圳新東方優(yōu)能1對1
2022-8-22 16:11:16 文/石磊
三分鐘熱度
“我要開始努力學習了!”
——三天后
“這個游戲真好玩哈哈哈哈”
“我要堅持跑完1 km”
——300米后
“我好像快不行了,要不先跑800m吧”
——400米后
“不行了不行了,跑到500m就停!”
“媽!我想學鋼琴,會彈鋼琴好厲害啊”
——三節(jié)課后
“學鋼琴太枯燥了,不想學了”
“三分鐘熱度”,這個詞出現(xiàn)在大部分人身上。
自律的人其實不是大多數(shù),很多人都會在勉強自律的同時,時不時的放縱自己。
于是,也出現(xiàn)了一些聲音,給不能自律的自己 一點兒體面的解釋:
“三分鐘熱度就有三分鐘收獲,
樣樣都了解也挺好,
至少我做過了!
這股聲音像是有魔力,它默默鼓勵你繼續(xù)保持“三分鐘熱度”
話有道理,但 道理不多。
想真正有所收獲,有真正受用的能力,有理想的性格和心性。
終究要靠堅持。
三分鐘熱度怎么改變?
一個計劃怎么堅持下去?
拖延癥怎么解決?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你要認識到:
堅持不下來一件事的主要原因,是期望過高。
舉兩個例子:
如果你要準備開始跑步,教練告訴你“你今天要跑40km。去跑吧!
你可能當場癱在那直接擺爛了。
如果你去學鋼琴,腦子里一直想著“《夢中的婚禮》真好聽,我要彈這個!”
那你可能在前期的學習極其煎熬,那些簡單的音符會不斷消磨你的熱情。
但如果你這樣做:
開始跑步時,你的目標是“我要做到能堅持跑1km不停!”
你的第一天計劃是:先堅持跑400m,跑完以后走2分鐘緩緩。
你會很容易邁出第一步跑起來。因為,“這很容易完成”!
你在學鋼琴時,第一個目標是“我要先學會彈《小星星》”
你的第一天計劃是:學會do re mi,學會彈琴的坐姿和手勢。
你第一天會學得很開心,甚至有“獲得新知的成就感”
只要你給自己的目標足夠小,小到你很容易就可以完成,那你一般都可以長時間的堅持下去,且不容易因為怕難 而拖延。
在學習上,因為考出高分的對手很多。我們很容易給自己規(guī)劃出很高的目標。
“我下學期要考到年級前20!”
“我下學期要把數(shù)學分數(shù)提高50分!”
用目標與口號,展示出自己的宏圖壯志,
在學期一開始,投入200%的精力埋頭學習,然后再在一兩次成績中發(fā)現(xiàn)提升很小,甚至沒什么提升,而備受打擊,開始懷疑自己,直到放棄。
這是不少學生的常態(tài),也是未成年人理想滿懷時所熱衷去做的事。
但如果你給自己的計劃,很容易完成時:
1、現(xiàn)在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明天,我要給自己的新學期列一個總目標清單!
2、第二天,我要把這個總目標,區(qū)分到各個科目上,劃分出每一科我要提高多少。
3、第三天,我看看我要提高的科目,想提高分別得在哪些單元、章節(jié)或知識點上去下手研學。
4、第四天,我開學后第一個月,每天課后要多學1.5小時(如果不易完成,甚至也可以改成只多學半小時),用來學哪些科目與內(nèi)容?我列個表計劃一下。
5、第五天,我第二個月要每天多學2小時,到時候我再學哪些科目和內(nèi)容?
6、第六天,我期中考試打算總體提高35分,難嗎?能做到嗎?我看看我前幾天給自己列的計劃,能不能完成這個目標,需不需要改改。
就這樣,假期里的6天,每天自己的目標都很容易完成,
但6天一過,你已經(jīng)獲得了一個非常具有可行性的學習計劃。
待真正開學了,第一周做什么?你很清晰,也很明白 自己一定能堅持下去。
——因為,這些目標很容易完成!
這對于養(yǎng)成習慣,是一個很好的入門方式
解決“三分鐘熱度”和“拖延癥”的方法,其實和很多家長們工作中提到的“目標拆解”是很相似的。但代表朝氣和熱情的青少年,往往不易做得這么細致。
這不怪他們,這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但作為家長,可以協(xié)助他們完成這一步。
在溝通引導的過程中也得切記:
1、也控制住自己作為家長給孩子的期待,別打擊他定的任何小目標;
2、目標要自己定的才有用,別人幫著說出來的沒有意義;
3、如果目標過高,要提醒拆小,拆散。
教育教學、習慣養(yǎng)成、觀念改變等,永遠不是一蹴而就。
祝我們都有個自律且堅毅的性格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