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普及藝術教育 2019年各高校把公共藝術課程納入教學計劃

2022高考
2019/4/13
全面普及藝術教育 2019年各高校把公共藝術課程納入教學計劃
“德、智、體、美、勞”五育全面發(fā)展,是對新時代青年的最新要求,這五育中,最容易缺失的一種,就是美育。我們都知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豐富一個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源泉,而現在很多家長和學校在美育教育這方面存在一定缺失,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只注意智育教育,而往往忽視了美育的培養(yǎng)。
近日,教育部最新通知,印發(fā)《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新時期大學美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大學要高度重視美育教育,加快普及藝術教育、專業(yè)藝術教育和藝術師范教育等重點領域發(fā)展。在這次教育部印發(fā)的《意見》中,特別提出了一點新的要求: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guī)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yè)。可見,大學美育教育已經上升到學分教育,與其它專業(yè)課,公共課程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提出了總體目標
《意見》中,對大學美育教育提出了總體目標,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到2022年,大學的美育教育不管是教學改革成效、師資隊伍建設還是配套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審美觀要得到顯著提升。
第二步目標就是,到2035年,要在大學里,形成一套高質量、多樣化、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高等學校美育體系。
二、明確了重點任務
(一)強化普及藝術教育
大學在制定學生培養(yǎng)計劃和方案時,要進一步強化向全體大學普及藝術教育意識,要將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初中教學納入計劃,同時要跟專業(yè)課程和公共課程一樣,實行學分制管理。
在此,教育部在這次《意見》中明確提出了一點最新要求,大家務必要高度重視,那就是: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guī)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yè)。也就是說,如果藝術類課程學分沒修滿,不能畢業(yè),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所有大學生務必高度重視。
(二)提升專業(yè)藝術教育
既然已經將藝術教育實行了學分制管理,那么對于大學來說,必須要提升藝術教育的水平,從學科建設、師資力量配備上,都必須高水平建設,特別是在教育部最近剛提出的“雙萬計劃”的重大機遇面前,各高校要搶抓機遇,同步建設好藝術類學科,努力爭取國家一流藝術學科。
(三)改進藝術師范教育
藝術教育需要傳承,在高校藝術師范教育上要下苦功夫,特別是在已經擁有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教育等學科的大學,要全力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藝術師范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一批具有良好藝術素質的師范生,給全國中小學藝術教育打造一批高素質教師隊伍。
三、大學美育教育的主要舉措
教育部已經將美育教育上升到學分高度,已經將美育教育與大學生畢業(yè)掛鉤,那么,作為責任主體,高校在美育工作上,義不容辭,必須拿出具有實效的工作舉措。
(一)建強美育教師隊伍
我國任何一種教育,想要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必須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美育教育同樣也不例外。每所高校要在美育教育方向,配備一支優(yōu)質的師資隊伍,要建設一批高校美育名師工作室,匯聚培養(yǎng)一批美育名家名師。
(二)深化美育教學改革
五育教育,從來不是獨立存在的,強化美育教育需要將五育教育融為一體,互相促進,協調發(fā)展。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探索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同時,各高校之前可以建立共享協同機制,實現資源共享,搭建美育教育互聯互通平臺,推動美育教育全面協調、共同發(fā)展。
(三)推進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
在推進美育教育的同時,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強化傳統文化教育,要讓廣大的大學生在藝術學習過程中,全面了解并吸引中華文化精髓,有條件的大學,可以組織校園歌曲、舞臺劇、舞蹈、影視、校園景觀設計等作品的展示與推廣,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
(四)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水平
美育教育不僅僅是提高學生個人對藝術的欣賞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將美育教育的成果運用在服務社會上,充分挖掘高校藝術場館的社會服務功能,推動高校藝術場館納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政策實施范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將博物館、美術館向社會有序開放。
人類的發(fā)展,必須是離不開藝術教育,如今教育已經明確,大學教育里,所有大學生必須要修滿藝術課程學分,否則不能畢業(yè),這對新時代下的大學生來說,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希望,在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