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會2019中國重點大學排名150強出爐,北大清華雄霸冠亞軍

2022高考
2019/2/13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哪些大學躋身“雙一流”戰(zhàn)略、985工程、211工程和“全國重點高等學!钡人拇髧腋呓讨攸c建設(shè)工程行列?2019年,哪些“中國重點大學”躋身2019年全國百強行列?
2019年1月24日,由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網(wǎng)址未加載)編制完成、科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發(fā)行的《201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校友會版)》最新公布2019中國重點大學排名150強、2019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2019中國985工程大學排名、2019中國211工程大學排名、2019全國重點高校排名、2019中國部屬大學排名、2019中國省屬大學排名、2019中國副部級大學排名和2019中國“四非”大學排名等榜單。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雄居2019中國重點大學排名150強前3甲,全國共有90所“中國重點大學”躋身全國百強,13所高校跌出200強。
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在最新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中,全國有87所“雙一流”高校躋身100強,8所高校跌出200強;35所985工程高校躋身前40強,6所C9高校挺進全國10強;83所211工程高校躋身全國百強,3所高校未能躋身200強。整體而言,教育部、工信部和中科院等部委直屬高校辦學實力最強,領(lǐng)跑全國;31所省屬高校躋身全國100強,3所高校挺進50強。最令人矚目的是,在未能入選國家“全國重點高等學校”、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戰(zhàn)略的“四非”大學中,有12所非中國重點大學躋身全國100強,昆明理工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和浙江工業(yè)大學雄居2019中國“四非”大學排名前3強。
改革開放40年來,全國共有150多所高校躋身國家四大高等教育重點建設(shè)工程
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先后推出了“全國重點高等學校”、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戰(zhàn)略等四大國家高教發(fā)展戰(zhàn)略工程。經(jīng)過40年的發(fā)展,中國高等教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穩(wěn)步提升,實現(xiàn)了從教育大國崛起到向教育強國邁進。值得關(guān)注的是,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最高水平、國家教育形象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率先晉升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已成為國家“雙一流”戰(zhàn)略沖擊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創(chuàng)建世界頂尖大學的排頭兵。
調(diào)查顯示,全國共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150多所高校躋身國家“全國重點高等學校”、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戰(zhàn)略重點建設(shè)高校名單,其中,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學均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shè)高校行列。中國資深大學評價咨詢專家、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表示,整體而言,入選國家四大高教發(fā)展戰(zhàn)略工程的高校均是為我國不同時間段內(nèi)綜合實力強、辦學水平高、辦學定位高、最受國家重視的“中國重點大學”。為此,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網(wǎng)址未加載)依據(jù)2019中國大學綜合實力排名,最新發(fā)布2019中國重點大學、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和“全國重點高!贝髮W排名等榜單。
1978-2019年國家高等教育重點建設(shè)工程一覽
時間 |
國家高教發(fā)展戰(zhàn)略工程 |
2017年 |
“雙一流”戰(zhàn)略:即建設(shè)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全國140所高校入選。 |
1999年 |
985工程:建設(shè)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全國39所高校入選。 |
1995年 |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shè)100所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全國112所高校入選。 |
1978年 |
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提高中國高等學校的教育質(zhì)量和科學水平,全國99所高校入選。 |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雄居2019中國重點大學排名冠亞軍,13所高校跌出全國200強
報告顯示,改革開放40年來,在入選國家“全國重點高等學!薄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戰(zhàn)略的“中國重點大學”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位列校友會2019中國重點大學排名前10強。全國共有90所“中國重點大學”躋身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排名100強,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陜西科技大學和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等13所高校跌出全國前200強。
16所“全國重點高等學!甭溥x國家“雙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3所高校躋身全國百強
令人惋惜的是,在“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中,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燕山大學、江蘇大學、南方醫(yī)科大學、湘潭大學、首都醫(yī)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東北石油大學、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等16所高校落選國家“雙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shè)名單。值得關(guān)注的是,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燕山大學和江蘇大學等3所“全國重點高校”躋身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排名100強行列,辦學歷史悠久綜合辦學實力較強,最有希望入選下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shè)高校名單。
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是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權(quán)威性和公信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是與國家“雙一流”建設(shè)方案及遴選標準、教育部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吻合度最高的第三方大學評價領(lǐng)先品牌,至今已經(jīng)連續(xù)17年發(fā)布中國大學排名。校友會2019中國大學排名共采用了教育教學質(zhì)量、高層次人才、學科專業(yè)、高端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科研基地、辦學層次、社會聲譽和國際影響等9大核心評價指標,涵蓋300多項四級評價指標,是目前中國大學評價指標數(shù)量最多、最為系統(tǒng)全面的大學排名,基本覆蓋國內(nèi)外其他中國大學排名的高端質(zhì)量指標。
校友會2019中國重點大學排名150強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雙一流建設(shè)類型 |
1 |
北京大學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 |
清華大學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3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 |
復旦大學 |
4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5 |
浙江大學 |
5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5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A類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一流大學A類 |
8 |
南京大學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一流大學A類 |
9 |
武漢大學 |
9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一流大學A類 |
10 |
中山大學 |
10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一流大學A類 |
11 |
吉林大學 |
11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12 |
華中科技大學 |
12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13 |
天津大學 |
13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14 |
四川大學 |
1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15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15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A類 |
16 |
南開大學 |
16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17 |
北京師范大學 |
1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18 |
西安交通大學 |
1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一流大學A類 |
19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19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前列) |
一流大學A類 |
20 |
山東大學 |
20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0 |
中南大學 |
20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2 |
廈門大學 |
22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3 |
同濟大學 |
23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4 |
東南大學 |
2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5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6 |
東北大學 |
26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B類 |
27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27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28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29 |
北京理工大學 |
2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30 |
華南理工大學 |
30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31 |
大連理工大學 |
31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32 |
湖南大學 |
32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B類 |
33 |
重慶大學 |
33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34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34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A類 |
35 |
蘭州大學 |
35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一流大學A類 |
36 |
華中師范大學 |
36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37 |
電子科技大學 |
37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A類 |
38 |
西南大學 |
3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39 |
河海大學 |
3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0 |
武漢理工大學 |
40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1 |
西南交通大學 |
41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2 |
北京科技大學 |
42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3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43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4 |
北京交通大學 |
44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5 |
西北大學 |
45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6 |
鄭州大學 |
46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B類 |
47 |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
47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4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49 |
蘇州大學 |
49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50 |
南京理工大學 |
50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5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1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52 |
東北師范大學 |
52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53 |
南京師范大學 |
53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54 |
中國海洋大學 |
54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A類 |
55 |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 |
55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56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
56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B類 |
5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7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58 |
北京郵電大學 |
58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59 |
上海大學 |
59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59 |
湖南師范大學 |
59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61 |
暨南大學 |
61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62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62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63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64 |
南昌大學 |
64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65 |
陜西師范大學 |
65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66 |
華南師范大學 |
66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67 |
東華大學 |
6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68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6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69 |
云南大學 |
70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B類 |
70 |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
71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71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72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72 |
福州大學 |
7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73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74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73 |
中國政法大學 |
74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75 |
江南大學 |
76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76 |
北京化工大學 |
77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77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78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78 |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
79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79 |
燕山大學 |
80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80 |
河南大學 |
8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81 |
寧波大學 |
8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82 |
首都師范大學 |
8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83 |
江蘇大學 |
8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84 |
廣西大學 |
89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85 |
長安大學 |
9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86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9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87 |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
95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88 |
中央民族大學 |
98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A類 |
89 |
西南財經(jīng)大學 |
100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89 |
太原理工大學 |
10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91 |
安徽大學 |
104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92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105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93 |
遼寧大學 |
106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94 |
首都醫(yī)科大學 |
10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94 |
貴州大學 |
10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96 |
新疆大學 |
110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B類 |
97 |
內(nèi)蒙古大學 |
11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98 |
中央財經(jīng)大學 |
113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99 |
東北林業(yè)大學 |
114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00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117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101 |
華北電力大學 |
11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02 |
南方醫(yī)科大學 |
12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103 |
湘潭大學 |
12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104 |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
12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05 |
南京郵電大學 |
12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06 |
西南政法大學 |
124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107 |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
12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08 |
大連海事大學 |
135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08 |
海南大學 |
135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一流學科 |
110 |
北京語言大學 |
13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
111 |
河北工業(yè)大學 |
14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12 |
中國藥科大學 |
142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113 |
天津醫(yī)科大學 |
145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14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
146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115 |
天津工業(yè)大學 |
147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16 |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
157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116 |
成都理工大學 |
157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18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16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19 |
南京林業(yè)大學 |
16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20 |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
167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21 |
延邊大學 |
173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一流學科 |
122 |
石河子大學 |
174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一流學科 |
123 |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
186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24 |
寧夏大學 |
192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一流學科 |
125 |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 |
197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
126 |
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 |
198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
127 |
西南石油大學 |
21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28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
212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129 |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
21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29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
213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31 |
東北石油大學 |
22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132 |
上海海洋大學 |
228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33 |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23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一流學科 |
134 |
青海大學 |
246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一流學科 |
135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248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
136 |
西藏大學 |
252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一流學科 |
137 |
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 |
254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
138 |
陜西科技大學 |
282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
139 |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
307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
|
國防科技大學 |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大學A類 |
|
中央美術(shù)學院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外交學院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中央戲劇學院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中國音樂學院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中國傳媒大學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海軍軍醫(yī)大學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北京體育大學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中央音樂學院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空軍軍醫(yī)大學 |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中國美術(shù)學院 |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上海音樂學院 |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上海體育學院 |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特色) |
一流學科 |
|
國際關(guān)系學院 |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