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敬業(yè),團結(jié),創(chuàng)新”——西北民族大學

招生信息
2019/7/13
“勤學,敬業(yè),團結(jié),創(chuàng)新”——西北民族大學
一、學校簡介
【歷史沿革】西北民族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創(chuàng)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學校,隸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學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軍在蘭州開辦的藏民問題研究班和藏民學校,1950年1月改建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蘭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學院,2003年4月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
【校情總覽】學校地處蘭州市,建有兩個校區(qū),校園總面積1776畝,其中西北新村校區(qū)359畝,榆中校區(qū)1417畝;總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圖書資料400萬余冊(含電子圖書);博物館館藏文物2964件;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4.7億元,固定資產(chǎn)總額36.4億元。2015年成為國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2016年7月,國家民委和甘肅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協(xié)議,同年被列為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
【人才培養(yǎng)】學校扎根西北大地辦大學,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為國家戰(zhàn)略和少數(shù)民族、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服務,始終堅持把為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專門人才作為使命自覺,已培養(yǎng)各類人才16萬余人。學校目前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臺灣地區(qū)招生,現(xiàn)有56個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544人,其中本科生24258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795人。2007年以“優(yōu)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教學機構(gòu)】學,F(xiàn)設有28個教學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經(jīng)濟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體育學院、文學院、藏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維吾爾語言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美術(shù)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醫(yī)學院、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醫(yī)院)、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第二臨床醫(yī)學院、預科教育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
【科研機構(gòu)】學校設有3個獨立建制的科研機構(gòu):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民族信息技術(shù)研究院、生物醫(yī)學研究中心。
【師資隊伍】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zhàn)略,建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jié)構(gòu)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教師隊伍,F(xiàn)有教職工1914人,其中專任教師1263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人員265人,副高級職稱人員489人,具有博士學位333人,碩士學位717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456人。人才隊伍中現(xiàn)有“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西部大開發(fā)突出貢獻集體”1個,“全國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先進集體”1個,入選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全國優(yōu)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9人;國家民委“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3個,突出貢獻專家6人,領(lǐng)軍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0人,中青年英才培養(yǎng)計劃人選19人,教學名師1人,青年教學標兵2人;甘肅省教學團隊8個,基礎研究創(chuàng)新群體2個,領(lǐng)軍人才8人,優(yōu)秀專家6人,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3人,跨世紀學科帶頭人5人,“555”創(chuàng)新工程人才人選6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選6人,教學名師1人,“園丁獎”8人,青年教師成才獎47人。
【學科專業(yè)】學校是一所優(yōu)勢和特色比較鮮明的多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學科涵蓋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shù)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71個本科專業(yè),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quán)點、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7個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別;具有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資格和招收“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博士研究生資格,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預科教育、繼續(xù)教育、職業(yè)教育和國際教育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辦學格局。
學,F(xiàn)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卓越農(nóng)林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試點項目;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4個省級特色專業(yè);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5門省級精品課程。
學,F(xiàn)有2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其中,7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中國少數(shù)民族經(jīng)濟、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計算機應用技術(shù)、社會學、應用數(shù)學、法學、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16個甘肅省重點學科:民族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shù)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畜牧學、獸醫(yī)學、工商管理、音樂與舞蹈學、美術(shù)學、宗教學、民俗學、格薩爾學。在甘肅省“雙一流”建設規(guī)劃中,民族學為一流學科建設優(yōu)勢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民族信息技術(shù)和生物工程為一流學科建設特色學科。學,F(xiàn)有1個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動物醫(yī)學生物工程創(chuàng)新團隊,2個國家民委創(chuàng)新團隊,2個甘肅省基礎研究創(chuàng)新群體。
【科學研究】學校注重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2001年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027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主持2項、子課題9項,“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9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7項,省部級項目692項?蒲谐晒@得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175項。學校研發(fā)的《藏漢雙語信息處理系統(tǒng)》獲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藏文視窗平臺、字處理軟件和藏文網(wǎng)站》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受到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高度評價。學校編輯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獻》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實現(xiàn)了我國珍貴歷史文獻的回歸與面世,在學術(shù)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敦煌文獻整理中的又一個里程碑。
學校建有1個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發(fā)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教育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理論甘肅研究基地;2個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獻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研究中心;3個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中亞與中國西北邊疆研究中心、西亞東非研究中心、喜馬拉雅區(qū)域研究中心;1個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基地: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 3個甘肅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中心、西北少數(shù)**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問題研究中心;1個甘肅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西北民族民間音樂—花兒的傳承與開展;2個甘肅高校新型智庫:甘肅省宗教問題研究智庫、民族地區(q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研究中心。學校是“甘肅省民族信息技術(shù)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牽頭主持單位; “一帶一路安全問題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中國多民族文化凝聚與國家認同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絲綢之路與華夏文明傳承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核心協(xié)同單位。中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shù)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生物工程與技術(shù)實驗室、口腔醫(yī)學實驗室;1個甘肅省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中心:甘肅省動物細胞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中心;3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新型建材與建筑節(jié)能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民族語言智能處理重點實驗室、甘肅省口腔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校環(huán)境友好復合材料及生物質(zhì)利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等學校民族信息電子商務重點實驗室。
學校出版發(fā)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自然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藏文版、哲學社會科學蒙古文版)。其中《西北民族研究》為CSSCI來源期刊,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學術(shù)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被評為首屆甘肅省十佳期刊、首屆全國民族地區(qū)學報名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zhuǎn)載來源期刊、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段鞅泵褡宕髮W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為首屆全國民族地區(qū)自然科學版十佳學報、首屆中國高校民族類特色科技期刊!段鞅泵褡宕髮W學報》(哲學社會科學藏文版)被評為全國高校優(yōu)秀期刊、全國優(yōu)秀社科學報、全國民族地區(qū)民族文字版十佳學報!段鞅泵褡宕髮W學報》(哲學社會科學蒙古文版)被評為首屆全國民族地區(qū)民族文字版優(yōu)秀學報。
【社會服務】學校努力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為民族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建設作出了貢獻。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被國務院授予“國家西部大開發(fā)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在玉樹地震救災中,藏語言文化學院師生受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嘉獎;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為甘肅省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第一批骨干企業(yè);學校被文化部確定為全國首批非遺保護傳承試點單位;多次獲得“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單位”榮譽稱號。
【國際交流】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同美國、俄羅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蒙古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大學、科研機構(gòu)建立了交流和合作關(guān)系。選派優(yōu)秀學生到國外留學、開展文化交流及實習實踐活動,選派教師出國訪學、進修和從事科學研究;聘請外國專家來校執(zhí)教和開展科研合作,曾有2位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6位榮獲甘肅省政府“敦煌獎”。
進入新時代,學校將一如既往扎根西北大地,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自覺投身“四個偉大”歷史進程,把學校建設成為堅持黨的領(lǐng)導的堅強陣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yǎng)高地、構(gòu)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模范之地、服務協(xié)調(diào)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特色智庫,寫好西部地區(qū)民族高等教育的奮進之筆,寫好新時代學校改革發(fā)展的新篇章,為培養(yǎng)擔當“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大任的時代新人而努力奮斗!
二、院系專業(yè)
學校設有28個教學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經(jīng)濟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體育學院、文學院、藏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維吾爾語言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美術(shù)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化工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醫(yī)學院、口腔醫(yī)學院(口腔醫(yī)院)、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第二臨床醫(yī)學院、預科教育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有71個本科專業(yè),學科涵蓋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shù)學等11個學科門類。
學院 | 專業(yè) |
經(jīng)濟學院 | 經(jīng)濟學、金融學、保險學、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中美合作辦學) |
法學院 | 法學、法學(藏漢雙語) |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 社會學、社會工作、民族學 |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學院 | 教育技術(shù)學、應用心理學、數(shù)字媒體藝術(shù)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yè)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
維吾爾語言文學學院 | 漢語言(維漢翻譯)、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維吾爾)、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維吾爾語言) |
藏語言文化學院 | 漢語言(藏漢翻譯)、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藏)、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藏語言) |
蒙古語言文化學院 | 漢語言(蒙漢翻譯)、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蒙古)、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蒙古語言)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英語(蒙英雙語)、俄語、阿拉伯語 |
新聞傳播學院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 |
歷史文化學院 | 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文物保護技術(shù) |
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 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藏漢雙語)、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軟件工程 |
電氣工程學院 | 物理學(藏漢雙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 |
化工學院 | 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及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環(huán)境工程 |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 生物技術(shù)、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動物科學、動物醫(yī)學 |
土木工程學院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土木工程 |
醫(yī)學院 | 臨床醫(yī)學、護理學、醫(yī)學檢驗技術(shù) |
口腔醫(yī)學院 | 口腔醫(yī)學 |
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藏漢雙語)、會計學、財務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旅游管理 |
音樂學院 | 音樂表演(演唱、演奏)、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shù)理論 |
舞蹈學院 | 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 |
美術(shù)學院 | 繪畫(中國畫、油畫)、視覺傳達設計(唐卡)、環(huán)境設計 |
預科教育學院 | 少數(shù)民族預科、協(xié)作計劃少數(shù)民族預科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繼續(xù)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學院 |
三、歷年分數(shù)線
1、2018西北民族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全國】
省份 | 科類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北京 | 文史 | 509 | 500 |
理工 | 474 | 472 | |
天津 | 文史 | 518 | 508 |
理工 | 469 | 455 | |
河北 | 文史 | 565 | 552 |
理工 | 523 | 490 | |
山西 | 文史 | 529 | 523 |
理工 | 492 | 477 | |
內(nèi)蒙古 | 文史 | 510 | 465 |
理工 | 565 | 389 | |
蒙文 | 492 | 337 | |
遼寧 | 文史 | 542 | 500 |
理工 | 507 | 442 | |
吉林 | 文史 | 508 | 447 |
理工 | 492 | 406 | |
黑龍江 | 文史 | 504 | 467 |
理工 | 457 | 429 | |
上海 | 文史 | 411 | 407 |
理工 | 434 | 405 | |
江蘇 | 文史 | 326 | 316 |
理工 | 330 | 318 | |
浙江 | 不分文理 | 570 | 548 |
安徽 | 文史 | 553 | 539 |
理工 | 501 | 488 | |
福建 | 文史 | 524 | 500 |
理工 | 465 | 432 | |
江西 | 文史 | 563 | 549 |
理工 | 513 | 499 | |
山東 | 文史 | 554 | 540 |
理工 | 511 | 480 | |
河南 | 文史(民族) | 535 | 492 |
文史(漢族) | 542 | 536 | |
理工(民族) | 493 | 438 | |
理工(漢族) | 523 | 483 | |
湖北 | 文史 | 557 | 539 |
理工 | 507 | 473 | |
湖南 | 文史(漢族) | 564 | 553 |
文史(民族) | 565 | 543 | |
理工(漢族) | 507 | 480 | |
理工(民族) | 508 | 463 | |
廣東 | 文史 | 519 | 513 |
理工 | 462 | 446 | |
廣西 | 文史 | 576 | 483 |
理工 | 501 | 411 | |
海南 | 文史 | 639 | 599 |
理工 | 593 | 561 | |
重慶 | 文史(少數(shù)) | 510 | 491 |
文史(漢族) | 513 | 499 | |
理工(少數(shù)) | 503 | 469 | |
理工(漢族) | 514 | 483 | |
四川 | 文史 | 554 | 537 |
理工 | 555 | 519 | |
藏文 | 482 | 382 | |
藏理 | 396 | 352 | |
貴州 | 文史 | 587 | 542 |
理工 | 506 | 428 | |
云南 | 文史 | 572 | 541 |
理工 | 546 | 475 | |
藏文 | 523 | 491 | |
陜西 | 文史 | 517 | 479 |
理工 | 476 | 454 | |
甘肅 | 文史(不分民族) | 488 | 466 |
理工(不分民族) | 495 | 449 | |
文史(聚居少數(shù)民族) | 470 | 440 | |
理工(聚居少數(shù)民族) | 518 | 413 | |
文史(散居少數(shù)民族) | 478 | 463 | |
理工(散居少數(shù)民族) | 464 | 449 | |
文史(長居漢族) | 468 | 457 | |
理工(長居漢族) | 469 | 443 | |
藏文 | 491 | 383 | |
藏理 | 467 | 384 | |
青海 | 文史(普通) | 463 | 438 |
文史(民族) | 539 | 298 | |
理工 | 424 | 358 | |
藏文理科 | 485 | 401 | |
寧夏 | 文史 | 535 | 506 |
理工 | 466 | 437 | |
新疆 | 文史(漢語言) | 489 | 441 |
文史(漢語言) | 490 | 480 | |
理工(漢語言) | 502 | 447 | |
文史(民考漢) | 409 | 354 | |
文史(民考漢) | 452 | 401 | |
理工(民考漢) | 446 | 380 | |
文史(民語言) | 428 | 403 | |
文史(南疆單列) | 435 | 414 | |
蒙文 | 319 | 255 | |
新疆內(nèi)高班 | 文史 | 482 | 305 |
理工 | 448 | 312 | |
西藏內(nèi)高班 | 文史 | 329 | 322 |
理工 | 311 | 287 |
2、2017西北民族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全國】
省份 | 科類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備注 |
北京 | 文史 | 495 | 494 | |
理工 | 474 | 470 | ||
天津 | 文史 | 460 | 460 | |
理工 | 440 | 425 | ||
內(nèi)蒙古 | 文史 | 484 | 428 | |
理工 | 478 | 379 | ||
上海 | 文史 | 424 | 404 | |
理工 | 445 | 402 | ||
江蘇 | 文史 | 320 | 309 | |
理工 | 321 | 308 | ||
山東 | 文史 | 536 | 491 | |
理工 | 497 | 476 | ||
廣東 | 文史 | 488 | 477 | |
理工 | 446 | 426 | ||
海南 | 文史 | 627 | 606 | |
理工 | 608 | 561 | ||
山西 | 文史 | 495 | 491 | 第二批A類 |
理工 | 462 | 445 | 第二批A類 | |
黑龍江 | 文史 | 467 | 451 | 第二批A段 |
理工 | 428 | 400 | 第二批A段 | |
浙江 | 文史 | 555 | 531 | |
理工 | 570 | 522 | ||
寧夏 | 文史 | 522 | 491 | |
理工 | 469 | 411 | ||
河北 | 文史 | 521 | 507 | |
理工 | 484 | 465 | ||
安徽 | 文史 | 505 | 494 | |
理工 | 479 | 461 | ||
陜西 | 文史 | 500 | 483 | |
理工 | 442 | 424 | ||
湖南 | 文史 | 537 | 498 | |
理工 | 490 | 430 | ||
江西 | 文史 | 526 | 506 | |
理工 | 478 | 469 | ||
廣西 | 文史 | 517 | 457 | |
理工 | 469 | 376 | ||
貴州 | 文史 | 545 | 463 | |
理工 | 477 | 409 | ||
甘肅 | 文史(二本線458) | 498 | 466 | 不區(qū)分民族成分 |
理工(二本線408) | 460 | 441 | 不區(qū)分民族成分 | |
河南 | 文史 | 508 | 467 | |
理工 | 498 | 429 | ||
重慶 | 文史 | 519 | 471 | |
理工 | 491 | 442 | ||
四川 | 文史 | 533 | 507 | |
理工 | 527 | 482 | ||
文史 | 400 | 341 | 一類模式二批 | |
理工 | 318 | 284 | 一類模式二批 | |
山西 | 文史 | 484 | 466 | 第二批B類 |
黑龍江 | 文史 | 411 | 409 | 第二批B段 |
遼寧 | 文史 | 524 | 476 | |
理工 | 472 | 421 | ||
吉林 | 文史 | 505 | 412 | |
理工 | 481 | 380 | ||
湖北 | 文史 | 529 | 501 | |
理工 | 469 | 441 | ||
福建 | 文史 | 468 | 434 | |
理工 | 420 | 379 | ||
云南 | 文史 | 551 | 476 | |
理工 | 513 | 453 | ||
青海 | 文史 | 453 | 421 | 普通班 |
文史 | 479 | 419 | 民族班 | |
新疆 | 理工 | 394 | 340 | 南疆單列 |
文史 | 410 | 391 | 南疆單列 | |
文史 | 485 | 460 | 漢語言 | |
文史 | 433 | 387 | 民考漢 | |
理工 | 476 | 409 | 漢語言 | |
理工 | 440 | 320 | 民考漢 | |
西藏 | 文史 | 355 | 331 | 藏文 |
理工 | 303 | 276 | 藏理 | |
文史 | 385 | 357 | 漢族 | |
文史 | 394 | 331 | 少數(shù)民族 | |
理工 | 364 | 327 | 漢族 | |
理工 | 331 | 274 | 少數(shù)民族 |
3、西北民族大學歷年錄取分數(shù)線【甘肅理科】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省控線 | 考生類別 | 批次 |
2018 | 495 | 449(最低分) | 456 | 理科 | 二批 |
2016 | -- | 425 | 490 | 理科 | 一批 |
2015 | -- | 429 | 417 | 理科 | 二批 |
2014 | -- | 461 | 459 | 理科 | 二批 |
2013 | 491 | 449 | 430 | 理科 | 二批 |
2012 | 510 | 479 | 462 | 理科 | 二批 |
2011 | 492 | 461 | 448 | 理科 | 二批 |
2010 | 552 | 494 | 481 | 理科 | 二批 |
2009 | 510 | 481 | 470 | 理科 | 二批 |
2008 | 538 | 517 | 507 | 理科 | 二批 |
2007 | 537 | 524 | 516 | 理科 | 二批 |
2006 | 550 | 526 | 512 | 理科 | 二批 |
4、西北民族大學歷年錄取分數(shù)線【甘肅文科】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省控線 | 考生類別 | 批次 |
2018 | 488 | 466(最低分) | 436 | 文科 | 二批 |
2016 | -- | 407 | 504 | 文科 | 一批 |
2015 | -- | 462 | 465 | 文科 | 二批 |
2014 | -- | 493 | 499 | 文科 | 二批 |
2013 | 525 | 469 | 451 | 文科 | 二批 |
2012 | 632 | 553 | 485 | 文科 | 二批 |
2011 | 493 | 468 | 458 | 文科 | 二批 |
2010 | 520 | 481 | 467 | 文科 | 二批 |
2009 | 513 | 481 | 466 | 文科 | 二批 |
2008 | 541 | 520 | 501 | 文科 | 二批 |
2007 | 547 | 522 | 503 | 文科 | 二批 |
2006 | 532 | 501 | 483 | 文科 | 二批 |
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一期的青春聚集地為大家介紹了西北民族大學的相關(guān)情況,相信大家都對西北民族大學有了一定的了解,高考是人生的一場試金石,小編愿你也擁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瀟灑。點擊【窮考】,即可一鍵關(guān)注!手機用戶搜索:qiongkao,窮考給你想要的,懂你沒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