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丨又到“九一八”,銘記歷史,吾輩當自強

甘肅醫(yī)學院
2021-9-24 00:52:22 文/史建華 圖/吳雨彤
9月18日
是每一個國人都應當銘記的日子
今日
尖利的警報聲再次響起
提醒我們
90年前的那段屈辱與苦痛
不應當被忘卻
九一八事變
REMEMBER
勿忘國恥
1931年9月18日傍晚
盤踞在中國東北的
日本關(guān)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
由鐵道“守備隊”
炸毀沈陽柳條胡附近
日本修筑的南滿鐵路路軌
并嫁禍于中國軍隊
日本以此為借口
炮轟中國軍北大營
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點燃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zhàn)火
“九一八”事變被日軍炸毀的南滿鐵路柳條湖段現(xiàn)場
國民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日本鐵蹄肆虐下
930余座城市被占領(lǐng)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3500萬人或傷或亡
一時之間
中原大地上哀嚎遍野
至1932年2月
短短的幾個月內(nèi)
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
100多萬平方公里
被日本侵略軍占領(lǐng)
奮起反抗
“江河浩蕩英雄淚,山岳巍峨忠骨魂
但奏凱歌沖汗漫,誓逐賊寇遠國門”
在民族危機的緊要關(guān)頭
中國共產(chǎn)黨秉承民族大義
率先高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
肩負起拯救中華民族之重任
響亮地提出
“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北三省”
以血肉之軀,抵虎狼之勢
讓我們記住英雄的名字
他,就是《九一九宣言》的起草者
趙毅敏(1904-2002)
“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時任中共滿洲省委宣傳部長的趙毅敏連夜趕寫《九一九宣言》,這是向入侵者發(fā)出的第一聲怒吼。后來,趙毅敏因叛徒出賣,關(guān)押在日本憲兵監(jiān)獄近3年,出獄后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務委員等職,直至1939年1月奉命到延安。
他,打響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第一槍
馬占山(1885-1950)
“九一八”事變時,馬占山在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lǐng)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江橋抗戰(zhàn)打響了抗日第一槍。解放戰(zhàn)爭期間,他又為和平而奔走,對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被稱為“吉林抗日第一人”
馮占海(1899-1963)
“九一八”事變時,任吉林省督辦公署衛(wèi)隊團上校團長的馮占海,組織下轄約3000人舉兵抗日,打響了繼江橋抗戰(zhàn)后的哈爾濱保衛(wèi)戰(zhàn)。兩年間,馮占海“馳驅(qū)四。|北),大小百余戰(zhàn)”,被稱為“吉林抗日第一人”。
▲中間騎馬者為抗日英雄馮占海
他,“三戰(zhàn)三捷”打出軍隊威風
李杜(1880-1956)
“九一八”事變時,由于參謀長熙洽叛敵,作為依蘭鎮(zhèn)守使兼第9旅旅長的李杜立即發(fā)出通電,大張撻伐其賣國行徑。面對日寇的說客,李杜“寧愿為國犧牲,絕不奴顏屈從”,經(jīng)過三戰(zhàn)三捷,取得了哈爾濱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被稱為“飛將軍”。
他,死也要站著做鬼
王鳳閣(1895-1937)
遼寧民眾自衛(wèi)軍第十九路軍和第三方面軍中將司令。1936年,王鳳閣率部在與日軍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殊死斗爭,與妻子及幼子同時被捕,全家英勇就義!盎钪鴽]有向日本鬼子下跪,死也要站著做鬼。”這是他殉難前,留后世人最后的鏗鏘之語。
他,與日寇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楊靖宇(1905-1940)
東北抗日聯(lián)軍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lǐng)導人之一。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zhàn)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慘無人道的日寇割下他的頭顱,并剖腹檢查,在胃里只發(fā)現(xiàn)了未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
他,死也要死在東北的戰(zhàn)場上
趙尚志(1908-1942)
曾任北滿抗聯(lián)總司令的他,在東北抗聯(lián)史上與楊靖宇合稱“南楊北趙”。雖然兩次被開除黨籍,但并沒動搖抗日決心:“我死也要死在東北的戰(zhàn)場上。”1942年2月12日被特務偷襲,重傷被俘后犧牲,被割下頭顱,將尸身丟棄。
她,寧死不屈的“女中豪杰”
趙一曼(1905-1936)
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在與日寇的斗爭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義,年僅31歲。趙一曼在慷慨就義之時,留下了對兒子的期盼,希望他趕快成人,不要忘記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他,幾度生死不變蕩寇之志
周保中(1902-1964)
“九一八”事變后,周保中由蘇聯(lián)回國,任中共滿州省委軍委書記,率領(lǐng)隊伍向日本侵略軍多次發(fā)起奇襲,幾度生死,先后攻克了東京城、安圖、敦化和寧安等地。毛澤東曾稱贊說“保中同志在東北十四年抗日救國斗爭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詩篇”。
他,為不當亡國奴投身革命
陳翰章(1913-1940)
“九一八”事變后,陳翰章認識到不想當亡國奴,就得投身革命。1940年,時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的陳翰章率部與日軍作戰(zhàn)。由于叛徒出賣,孤身與敵人對峙,最終慷慨就義。日軍殘暴地將陳翰章的頭顱割下,浸泡在福爾馬林液中。
他,首次攻克日軍據(jù)點
吉鴻昌(1895-1934)
“九一八”事變后,吉鴻昌被蔣介石“派”往上海,令其“考察實業(yè)”。1933年2月,吉鴻昌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這是“九一八”事變后中國軍隊首次攻克日軍據(jù)點。遺憾的是,1934年,他被蔣介石以“叛國罪”“叛黨罪”而槍殺。
吾輩自強
當“九一八”與全民國防安全教育日相逢
更加警示我們
勿忘當年尸骨累累
方得今日和平之花
時間可以流逝
歷史不能被淡忘
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來源:綜合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