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書單!感受書中的溫暖力量

集美大學
2022-1-30 09:24:26 文/邵菲 圖/鄧鴻煊
手捧著書 一頁頁翻過
感受紙與紙的摩擦
帶起長箋的墨香清韻
冉冉晨霧 暉暉冬日
和著日光微熙
盡望云卷云舒
亦或是
斜陽采采 余暉爍爍
靠著融暖的爐火
探尋著古今中外的趣味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思沉浸閱讀了呢
快快接收這份寒假閱讀推薦書單吧!
兀鷹飛過的城市
宋琳著.—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1
宋琳是當代城市詩最早的開拓者,第三代詩人的重要代表。他以一種華夏文明的考古人的身份,回溯漢語字性的源頭,并使之呈現(xiàn)現(xiàn)代的樣貌--這本詩集以地理遷移為線索,上海、巴黎、新加坡、布宜諾斯艾利斯、北京、大理這六個地標,構(gòu)成詩人的詩歌版圖……一番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游歷,既帶我們幽游于漢語美麗奧妙的密林中,又讓我們得到了情感、心智和歷史的啟迪。
索取號:I227/SL0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流俗地
(馬來)黎紫書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21.04
《流俗地》是一個盲女和一座城市的故事,銀霞是天盲,但她一直堅信她曾經(jīng)看見過這個世界,外物于她而言可感可觸,是能夠建立起來的實體。她聰慧、敏感,亦懂得洞察人心,她既愿意在家編織籮筐,也渴望融入外面的世界,她學象棋、上盲校,她在生來的困頓里劈開了一片天。在盲校里,她學會用盲文寫信,也擁有了炙熱的愛情,一切看似向美好的方向,殊不知黑暗已經(jīng)降臨。黎紫書顯然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小說家,在《流俗地》里,她以“樓上樓”為中心,洞開了馬來西亞的華人世界,他們的愛恨、生死、出走、回歸,無不沾染此時、此地的風俗與況味,這個故事非在這里發(fā)生不可,非如此不可。小說情節(jié)完整,語言流暢、準確,可讀性強,是華文文學的一個驚喜收獲。
索書號:I338.45/LZ18/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逆流年代
(以)納達夫·埃亞爾(Nadaf Eyar)著;吳曉真譯.—湖南文藝出版社,2021
《逆流年代》是以色列資深記者納達夫·埃亞爾以他在全球各地的親身經(jīng)歷撰寫的深度故事,展現(xiàn)了在他眼中當下全球化遭遇的挫折。結(jié)合現(xiàn)場故事、深刻的片段和獨到的洞察,埃亞爾講述了賓夕法尼亞州煤礦工人的苦惱,雅典郊區(qū)的無政府主義者公社,生育率不斷下降的日本城鎮(zhèn),德國的新納粹分子以及在他陪伴下從希臘海岸來到德國目的地的敘利亞難民家庭的故事,讓讀者有了更廣闊的視野來理解全球化的光明與陰影,為我們了解一個多世紀以來世界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什么、正在面臨著什么、即將面對著什么,提供了一個豐富又鮮活的文本。本書文字流暢,讀來引人入勝。
索取號:I382.55/AY5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虛無時代:上帝死后我們?nèi)绾紊?/p>
(英)彼得·沃森著;高禮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1
本書講述自尼采宣告上帝已死后,偉大的思想家孜孜以求為生存尋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從人類精神對形而上學的執(zhí)守,到人類生活對科學和技術(shù)的日趨依賴,從藝術(shù)和愛欲對人的感性生活的徹底張揚,到當下價值多元和虛無全球化的時代,偉大的人類心靈在探索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的道路上從未止步。沃森在書中斷言,價值的多元、意義的喪失以及虛無感的蔓延,并未阻止人類走向幸福,而這只有通過對幸福生活的探索才能實現(xiàn)。
索取號:B1/WS22.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重建中國社會學:
40位社會學家口述實錄:1979-2019
周曉虹主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本書通過訪談自中國社會學恢復與重建以來成長起來的40位社會學家-例如蘇國勛、周曉虹、周雪光、張靜、邴正、彭華民、關(guān)信平、李培林等人,探索中國社會學40年來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對中國社會變遷及改革開放的認識等。在中國社會學恢復與重建40周年之際,本選題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學及整個社會科學快速發(fā)展、整體提高的最好證實,將對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年輕一代的社會學的想象力和學術(shù)水平的提升、大眾對社會學的理解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索取號:C91/ZX8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歷史的概念向量
方維規(guī)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書店,2021
當今研究知識形態(tài)和知識變化,概念史已經(jīng)不可或缺,同樣確定無疑的是,單憑概念史亦無法讓知識的歷史動力一覽無遺。本書取名《歷史的概念向量》意在昭示概念的認識論之維和可能潛力,這也是借用數(shù)學名詞“向量”的緣由;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很能在隱喻的意義上表示概念的視域、走向及其變化。概念的這種動態(tài)特性和能量,亦可用物理學中的“向量”(“矢量”)來形容: 力,位移,速度,加速度讓人看到概念對于歷史發(fā)展的推動力,或經(jīng)驗世界的加速發(fā)展和時代化,也是語言加速變的時期。此外還有概念對歷史經(jīng)驗的闡釋力,以及表現(xiàn)事實、改變事實的能量。
索取號:B1/FW7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中書令司馬遷
尚思伽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1.03
本書是一部四幕歷史劇,主要人物有司馬遷、漢武帝、杜周、李夫人等,講述司馬遷受宮刑后任中書令、到巫蠱之亂后不知所終的一段歷史。在此期間,司馬遷忍辱負重,成為接近權(quán)力中心的近臣,見證了漢帝國由盛而衰的滄桑巨變,與此同時完成了不朽的名著《史記》。但這部劇作并不是為還原歷史而寫的,劇中對話有寓古于今的意味,用作者的原話,“劇中人與其說在貼近歷史,不如說在靠近現(xiàn)實”。此劇曾在文學期刊《今天》2018年第1期發(fā)表。尚思伽臨終前還在為劇本上演而做修改,可以視為她的遺作。
索取號:I230/SS7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清初之遺民與貳臣
謝正光.—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
本書圍繞清初的遺民與貳臣這一主題,從作者過往學術(shù)論文中精選出趣味性與話題性較強的十篇,構(gòu)成體量與叢書其他幾種相當?shù)囊槐尽按蠹倚。具體而言,《錢牧齋之酒緣與仙佛緣》一文涉及錢謙益與酒之關(guān)系,旁及另一嗜酒乃至傷身的文人袁中道,讀來頗有趣味; 另有兩篇文章討論顧炎武與幾位清初貳臣或新貴的密切往來,呈現(xiàn)出遠比一般認知復雜的清初文人生活與歷史現(xiàn)實。
索取號:K820.49/XZ7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深時之旅
(英)羅伯特·麥克法倫著;王如菲譯.—上海:文匯出版社,2021.07
本書是一部借由探尋地下世界的一段段旅程來審視人類文明、探索未來進程的非虛構(gòu)作品,由英國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執(zhí)筆。從英國到歐洲大陸,再到北歐的挪威、格陵蘭諸島;從深海實驗室、巴黎地下城,到戰(zhàn)時萬人冢、核廢料處置庫……麥克法倫深入不為人知,卻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的地下奇觀,同探險家、科學家、人類學家、當?shù)厝艘黄?發(fā)現(xiàn)地下世界、重新審視人類文明,勾畫出我們的過去、當下和未來。
索取號:I561.55/MK6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花衣魔笛手:傳說背后的歐洲中世紀
(日)阿部謹也著;夏川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
“花衣魔笛手”的故事源自一個以真實事件為內(nèi)核的傳說:1284年6月24日,在德國小鎮(zhèn)哈默爾恩,130個小孩消失了。在歷史學家阿部謹也看來,傳說就是于正統(tǒng)史記中隱身的庶民的思維世界。他借由“花衣魔笛手”在中世紀的演變,還原了中世紀底層婦女、兒童及流浪樂師的生存境遇。他對傳說的層層剖析,證明了故事之所以能廣泛傳播,正因為每個角色都暗含人們對自身生活的永恒恐懼。
索取號:K503/AB9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塔魚浜自然史》
鄒漢明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1
本書是一部長篇非虛構(gòu)文學。本書緣起于作者家鄉(xiāng)塔魚浜拆遷后,由一只舊碗開始回憶童年的故鄉(xiāng)。從“一只供碗”引入,后分為七卷,每卷主題鮮明,進行“關(guān)鍵詞回憶和寫作”,以物為題展開寫江南鄉(xiāng)村人的生活,作者“為物立傳”,將童年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作為線索聚集起來:地點、器物、節(jié)日、草木等眾多的小品散文匯聚成記憶的河流,勾勒出栩栩如生的江南水鄉(xiāng)生活的風物全景圖,書寫了江南鄉(xiāng)村的生活和文化肌理。
索取號:I25/ZH12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四合院活物記
崔岱遠著;林雨飛繪.—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本書是一本以老北京四合院里草、木、鳥、獸、蟲、魚為素材的散文集。書稿分為“院里種的”“家里養(yǎng)的”“逮著玩兒的”“少不了的”四個部分,以獨特的京味兒語言介紹了60種四合院里常見的動植物。“院里種的”是指四合院里種的大樹、灌木和花草,例如槐樹、椿樹、海棠等;“家里養(yǎng)的”是指四合院人家里孵化、繁育和栽培的動物和植物,例如蠶、金魚、水仙等;“逮著玩兒的”是指四合院里小孩子們喜歡的昆蟲和小動物,例如蝴蝶、螞蚱、刺猬等;“少不了的”是指四合院里自然存在的各種昆蟲和動物,例如燕子、喜鵲和螞蟻等。本書稿在描寫動植物的同時,勾勒出四合院里人們的生活常態(tài),反映了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索取號:I267/CD22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野地靈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李蘭妮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08
身患重度抑郁癥十余年的作家李蘭妮,終于下決心住進了精神病院。本書記錄了作者住院治療的過程以及對于精神病院內(nèi)部的微觀察,描繪了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作者身處其中,痛并感受著這個沉默而邊緣的群體的憂歡苦樂,揭開的是籠罩其上的誤讀與偏見,還原具體鮮活的人的樣貌。作者記錄了精神病院內(nèi)的“傷心人”;借以燭照的,則是整個社會人心。源于自救與救人的強烈意愿,李蘭妮抱病閱讀、參考了中西方大量相關(guān)書籍,梳理出精神疾病發(fā)生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會原因,書中回顧了中國建立精神病院的百年歷史,提示種種有關(guān)精神疾病治療的曲折路徑及發(fā)展理念。在這片文學很難觸及的領(lǐng)域,本書以獨特的表現(xiàn)力與強烈的人文關(guān)懷具備了超越文學的社會價值。
索取號:I25/LL13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人間嗜好
王國維著.—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21
王國維先生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他認為美之性質(zhì),一言以蔽之曰:可愛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度碎g嗜好》一書收集了王國維先生的26篇美學文章及部分詩詞作品,分為“美的境界”“人生的美意”“藝術(shù)的美”和“品味詩詞之美”四個部分,介紹了王國維先生的美學思想,幫助讀者體會王國維先生的內(nèi)心世界。
索取號:B83-53/WG20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悲劇的誕生》
(德)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著;林驤華導讀;胡錦源注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1
尼采說,這本書的主題是一個絕對重要的、充滿魅力的主題,這完全是他個人的興趣!侗瘎〉恼Q生》深入考察希臘悲劇的本質(zhì)和希臘的天賦,拋開慣用的美學術(shù)語,提出了悲劇的基本問題。尼采基于探討希臘古典悲劇的淵源,提倡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但在顛覆傳統(tǒng)美學的過程中,其呈現(xiàn)的思想比較復雜,內(nèi)容涉及哲學和美學的一些主要問題,例如悲劇的哲學根源,音樂在悲劇形式中的靈魂作用,戲劇與音樂的狄奧尼索斯式的起源、對于人生的意義,“頹廢”(decadence) 的美學,等等,并且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了一種文化批評的初步理論框架,啟發(fā)了19世紀末和20世紀西方的大批作家、藝術(shù)家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文藝創(chuàng)作,在歐美早期現(xiàn)代主義思潮的形成過程中影響極大。
索取號:B83-095.16/NC0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惡魔師》
楊典著.—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
本書收錄楊典短札小說五十余篇,每一篇的靈動想象都近乎天馬行空,又多帶有寓言意味。無論是黑燈照、飛頭蠻,還是惡魔師、發(fā)條兔,都像是一個個荒誕的傳奇,籠罩著神秘色彩與混沌氣息。這些故事并不尋求一個確定的闡釋,而是相反,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這本書中的短札小說,大多也是想在激蕩的思緒中找到能沖決一切的某種‘無意義’吧”某種程度上說文本本身的“無意義”,恰好造就了我們與文本相遇時的無限意義。
索取號:I247.7/YD0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平凡中的非凡》
(美)托馬斯·萊迪(Thomas Leddy)著;周維山譯.—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9
本書是作者日常生活美學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全書包括兩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是日常生活美學的領(lǐng)域。作者對日常生活美學的性質(zhì)和邊界的界定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第二部分是一種日常生活美學的理論。作者提出了一種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理論-光暈,并圍繞該理論的實際的批評和可能的批評提出了相應的辯護;同時,在這一部分還對日常生活美學審美屬性的名單進行了專門探討
索取號:B834.3/LD19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有趣的靈魂都有靜氣》
朱光潛著.—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9
本書從凈化人心、美化生活出發(fā),提出人生的藝術(shù)化,倡導情趣化的生活。認為藝術(shù)化的生活,既是個人修養(yǎng)、快樂的源泉,也是凈化社會、收拾人心、拯救社會問題的根本良方。
索取號:B83-49/ZG16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眩暈》
(德)溫弗里德·塞巴爾德(W.G. Sebald)著;徐遲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1.04
本書是塞巴爾德的小說處女作,由四章組成,第一章以司湯達的視角,講述了他的從軍經(jīng)歷、與梅毒的斗爭以及無果的愛情;第二章講述了“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說被不安驅(qū)動的一次次逃離;第三章講述了卡夫卡于一九一三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務出差和浴療之旅;最后一章,“我”重返德國故鄉(xiāng),挖掘自己的童年記憶。四個部分都圍繞著一個孤獨的敘述者,他們都踏上了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而“我”在旅行中撞見了各種分身、尾隨者、歷史鬼魂,不斷與神秘的獵人格拉胡斯相遇,還隱約與不同時空的司湯達和卡夫卡共享了相似的驚恐和困頓。
索取號:I516.45/SB5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職場媽媽不下班:
第二輪班與未完成的家庭革命
(美)阿莉·拉塞爾·霍克希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著;肖索未,劉令堃,夏天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1
本書是美國知名社會學家霍克希爾德關(guān)于職場父母婚姻中家務分配的專著,作者引入了一系列的概念--比如“停滯的性別革命”、“感激經(jīng)濟”和 (為掩飾沖突而制造的)“家庭迷思”等以幫助讀者理解人們從職場回來后在家上“第二班”的種種情形。作者對多個典型樣本家庭進行了深入地訪談與交流,論證有力,內(nèi)容翔實,是性別學與社會學的杰出作品。兼具理論洞見和文字之美,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
索取號:C913.11/HK21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銅座全集》
霍香結(jié)著.—作家出版社,2021.08
一座村莊是一片疆域,是一個時間運行的國,也是風云際會、人員翻卷的舞臺,寫下來就是一部流動更替的《史記》;粝憬Y(jié)的雄心本書為長篇小說。顯然還要更超邁,他不僅將一座村莊當成史志的載體、時間的場域,更將一座村莊當成一個不朽的人,一本囊括萬有的書,這個人、這部書就是眼前的《銅座全集》。它是寫作方法的綜合,也是田野考察的掘進,其結(jié)果便是,在書中,一座叫銅座的村莊獲得了永久的鮮活之力。
索取號:I247.5/HX9
館藏地址:陳延奎館社科書庫
靜靜的 悄然間
那些漫漫尋覓中的人
煙火繚繞中的事
墨筆留痕 精彩如故
快在這個寒假
和小集一起閱讀吧
書中的世界
凡過眼之處 皆為征途
攝影:王健云
書單推薦丨集美大學圖書館
通訊員丨黃靜
文案丨岑曉妍
責任編輯丨侯媛培
審核丨沈哲瓊
往
期
回
顧
2021!如愿!
2021→2022 再出發(fā),向未來!
70000000+次點擊!溫暖有你。蹖傩履甓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