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舉辦“迎國慶·凝僑心·聚僑力”港澳臺僑學生座談會

華僑大學
2021-10-09 13:40:03 文/江瑾瑜 圖/高燕
“在今天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里,舉辦港澳臺僑學生座談會特別有意義,再一次讓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感受到學校對于港澳臺僑學生的關心。祝偉大的祖國母親生日快樂!祝我們的華大越辦越好!”新傳學院2020級朝鮮華僑學生韓政昕發(fā)自肺腑地說。
10月1日上午,華僑大學2021年“迎國慶·凝僑心·聚僑力”港澳臺僑學生座談會在廈門校區(qū)毓秀僑苑舉行。校長吳劍平出席并講話。學生處等部門負責人參加交流。
校長吳劍平與港澳臺僑學生座談
來自中國港澳臺地區(qū)的部分同學和從納米比亞、巴西、意大利、朝鮮、萊索托、南非、馬來西亞等國家回國的華僑華人學生,以其住在國華僑華人社會及港澳臺地區(qū)慶祝中(祖)國國慶的方式為切入點,圍繞“我眼中的祖國”暢談在校學習生活感受。同學們感慨在線學習的艱辛,與境外親朋好友分享慶祝國慶的喜悅。
視頻連線環(huán)節(jié),來自中國香港的張嘉希、來自中國臺灣的劉佳蕓分別與境外親友分享在學校慶祝國慶的喜悅,馬來西亞華人學生黃威駿、岡比亞華僑學生高競等介紹了自己線上學習的情況!皯摲浅O肽詈⒆恿税?廈門疫情已經(jīng)得到有效的控制,請你們放心……”吳劍平與海外學生家長、未返校的華僑華人學生互致問候、同祝國慶快樂。
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后,吳劍平與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感受。他指出,新中國的建立改變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命運,“國慶成為中國人民的重要節(jié)日”。隨后,他結(jié)合歷史故事生動地詮釋了中西方文化差異。他表示,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共同體、文化的共同體,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發(fā)展歷程中,創(chuàng)造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并被周邊民族所自覺接受。中國從來沒有侵略或殖民他國,也從未進行文化擴張,沒有強迫他人接受我們的文化。吳劍平指出,中西方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比如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有許多不同。當今時代,人類日益成為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很多有遠見的西方政治家和學者認為,要解決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可以從以中華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明中找到答案。希望同學們在祖國學習好中華文化,爭做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踐行者。
座談會現(xiàn)場
“剛才華僑同學們提到數(shù)學很難學。數(shù)學是很多學科專業(yè)的基礎,生活中也離不開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很重要!眳莿ζ奖硎,學校已采取開設先修課等措施強化公共基礎課學習,同學們應克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注意抓住每門課程的邏輯主線,搞清楚內(nèi)在矛盾,從而掌握解決問題的規(guī)律。他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guī)定,堅持在線學習,積極參與戶外體育鍛煉,適當開展小規(guī)模不聚集的活動,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身心健康。
座談會在師生們齊唱校歌中畫上圓滿句號。
來自中國澳門的土木學院學生管皓珅表示,“疫情讓很多同學在求學路上遇到了阻礙。我比較幸運,疫情來臨之前返回了學校,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抗擊疫情。在學校,我覺得很安全!眮碜约{米比亞的新傳學院華僑學生黃怡玲說:“開學后這段時間的經(jīng)歷,讓我更加堅信回到國內(nèi)讀書是正確的。在今天這個重要的節(jié)日里,祝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據(jù)悉,本次座談會是學校國慶節(jié)期間舉辦的系列校園文化活動之一;顒佑蓪W生處組織策劃,旨在引導港澳臺僑學生分享學習生活、關注中華文化、體驗祖國發(fā)展強大,給每位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帶來自豪感、幸福感,一同為祖國慶生、向祖國告白。
往期回顧
疫情擋不住愛國情!我們在華大向祖國告白!
盛世華誕!祝福偉大祖國生日快樂!
圖片:蔡慧僑 賴可瑩
文字:張鑫媚 張永強
編輯:蔡君韜
審校:張為健 劉沛
監(jiān)制:吳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