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書|做個廿世紀的新青年:《王稼祥致堂弟王柳華》

福建農(nóng)林大學金山學院
2021-6-11 13:31:01 文/潘若熙 圖/馬超
家書紙短,家國情長。紅色家書,是最真實的黨史讀物、是最生動的紅色教材,也是先輩們留給后人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媒媒子特推出《紅色家書》特輯,與大家重溫屬于那個年代的紅色記憶。
本期家書寫信人:王稼祥
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領(lǐng)導人、新中國優(yōu)秀的外交家。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是中央蘇區(qū)紅軍四大領(lǐng)袖之一。
收信人:王柳華
(王稼祥的堂弟和小學同學)
時間:1924年11月14日
地點:安徽蕪湖
柳華學弟:
前幾天你寄給我與久長的信,我已收讀了。
山河障隔,使我們倆不能敘晤,實在悵喪的很。我現(xiàn)在感覺一件非常不快的事,現(xiàn)在寫在下面,以作這次通信的材料吧!
我們村里在外面讀書的人也算不少了。不過這些人,不光無益于鄉(xiāng)村,反而有害。這話怎么說呢?你看,到了寒暑假的時候,在外邊讀書的人們回家了。他們不是賭,就是亂鬧。這樣,還能得鄉(xiāng)村人的信任嗎?還有改造鄉(xiāng)村的可能嗎?唉!痛心的很!柳華呀!自命為先覺的青年,而有這樣的舉動,怎能不令人傷心呢!柳華呀!你我還算沒有染著這種壞習氣,愿以后保持這熱血沸騰的赤心,去一改舊習,那才不愧做個廿世紀的新青年呵。請你不要笑我說大話,這都是我良心上不能不說的話呵。
北風颯颯,寒氣刺骨,唉,冬又到了。日子飛也似的過去,人生怎當?shù)脦状魏L,幾次嚴冬。呀,青年時期轉(zhuǎn)瞬要與我們告別了。
功課忙碌,時間支配不過來,不能多寫,就此停筆吧!下次再談,此祝進步。
嘉祥
十八,十,十三
1949年,中國駐蘇聯(lián)大使王稼祥在駐蘇使館辦公
1924年春,18歲的王稼祥到蕪湖圣雅閣中學高中部學習。這是一所教會學校。在這里,王稼祥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開始接觸《新青年》《向?qū)А贰吨袊嗄辍返冗M步書刊,逐步認識到要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只有進行民族民主革命,徹底改造中國。
在讀書期間,他參加了進步社團“協(xié)社”,創(chuàng)辦了宣傳新思想的《獅聲》月刊,主筆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在傳播社會新思潮、喚起民眾覺悟、推動蕪湖學生運動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那時的王稼祥已經(jīng)認識到,青年人應(yīng)當肩負改造社會的重任,要有置身于革命的遠大抱負,因而對青年學生中的壞習氣深惡痛絕。在這封寫給堂弟王柳華的信中,他對那些無益于鄉(xiāng)村、無益于社會的壞習氣感到痛心,希望和堂弟一起“保持這熱血沸騰的赤心,去一改舊習”“做個廿世紀的新青年”。
【建黨百年|讀名言,學黨史】
|
圖文排版:練莉君
資料來源:學習強國
文字編輯:林雪兒
責任編輯:張嘉瀧 林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