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體人與奧運丨賽場內外,他們的身影真帥

北京體育大學
2021-4-16 19:23:23 文/劉詩涵 圖/龔智宇
賽場內外的北體身影
4月1日至10日,“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測試活動相繼開啟。賽事的臺前幕后,處處可見北體師生的身影,每一項測試比賽圓滿收官的背后,都有他們付出的汗水。讓我們看看他們在賽場內外的精彩表現(xiàn)吧!
冰球測試賽
4月5日,“相約北京”冬季體育系列測試活動冰球比賽圓滿收官。我校中國冰球運動學院隊員們積極參與、全心配合,出色地完成了此次高規(guī)格賽事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為增加冬奧冰球比賽的激烈程度和觀賞性,國際冰球聯(lián)合會決定從北京冬奧會開始,將往屆冬奧會使用的30×60米的冰場改為26×60米。此次隊員體驗的正是26×60米的奧運標準冰場。
賽后,組委會還組織了模擬頒獎,并讓隊員接受媒體混采、出席遠程新聞發(fā)布會,讓大家在冬奧場館內實打實地感受到冬奧氛圍,積攢了冬奧經驗。
中國冰球運動學院的隊員們表示,作為第一批體驗者,十分有幸能為冬奧貢獻一份力量,希望之后還能有機會助力冬奧。
除學校的青年運動員外,經學校選拔推薦的12位雪童也參與了本次冰球比賽。
雪童是賽場上的“清道夫”,在比賽中,承擔著冰場的除雪任務,為賽事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在每局比賽倒計時的14分鐘、10分鐘、6分鐘后,只要裁判發(fā)出暫停比賽的指令,他們就會緊張有序地上冰除雪,在70秒的倒計時間內快速地清理完冰場的每個角落。整場比賽下來,通常需要除雪9次。在經歷了報名、專業(yè)訓練和嚴苛選拔后,中國冰球學院的同學們成為了第一批服務冬奧賽場的雪童。雪童們同樣需要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必須經過“快速滑行”、“滑行靈活度”、“滑行靈活度和控球能力”以及“滑行耐力”等四項基本功測試才能上崗。
18歲的崔美琳是學校中國冰球學院青訓隊的隊員,從8歲開始,她練習冰球已經10年了。在她看來,承擔雪童工作“樂在其中”,“在這次比賽之前,國內幾乎沒有這種雪童的工作,在報名征集的時候,我就挺好奇、覺得挺有意思的。在培訓和工作的時候,主制冰師也告訴我們要開心一點,享受在冰場滑行的樂趣,不要把它當成特別辛苦的工作!
17歲的李金熹還記得自己剛接觸雪童工作時的樣子:“因為國內當雪童的機會很少,我們根本沒有任何經驗,剛開始推雪和鏟雪的人總是配合得不好,總會有漏雪。我們就自己去看一些國外頂級賽事的雪童視頻學習、模仿,再一點點練習!崩罱痨湔f,雪童是一項“神圣又嚴肅”的工作,容不得半點兒馬虎。
每天比賽前,運動員開始熱身的時候,他們就要到場地換上裝備,運動員熱身之后就要去收球。比賽時也要時刻關注場內的積雪情況,清雪時的70秒更是要精確到秒的緊張!拔矣浀霉ぷ鲿r間最長的一天,我們早上6點多就發(fā)車到場館,最晚的一場比賽9點10分開場,到11點多才結束,我們最后清完雪,然后坐著大巴回到酒店時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一推一鏟,看似平凡的工作中同樣蘊藏著偉大的夢想,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們同樣值得我們的吶喊。
冰壺測試賽
北京體育大學冰壺隊共有17名運動員和5位工作人員應邀參加此次比賽。其中,北京體育大學隊的12名隊員參加了男子冰壺、女子冰壺、混合雙人和輪椅冰壺全部四項比賽,另有3名同學代表國家游泳中心隊、2名同學代表北京市隊出戰(zhàn)本次賽事。
北京體育大學冰壺隊在歷經10天二十余場比賽的激烈角逐后,分別取得了女子冰壺第二名、男子冰壺第三名、第四名的好成績。
北體冰壺隊在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能夠參與此次活動,不僅是踐行青年服務國家的使命,更是在助力北京冬奧。感謝學校的大力支持,感謝組委會提供如此專業(yè)的賽事平臺,希望能繼續(xù)為2022北京冬奧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志愿者服務
在此次冰上項目測試活動中,45名北體志愿者基本都是學校的骨干,他們用青春服務冬奧,用奮斗書寫使命答卷,生動詮釋了“志愿者的微笑就是奧運會最好的名片”。
北體志愿者們在3月21日至3月31日期間進行了培訓。通過培訓,他們更系統(tǒng)地學習到相關專業(yè)知識、感悟奧林匹克精神。志愿者們表示,他們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服務國家、服務冬奧。
測試活動中,北體志愿者無私奉獻的精神,給北京冬奧組委與場館運行團隊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并得到高度認可。
4月4日,學校志愿者所在的首都體育館需要在同一塊場地上舉辦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的比賽。根據(jù)北京冬奧會的賽時安排,首體是唯一一個需要在同一天內轉換場地的場館。花滑和短道場地的轉換也是本次測試活動中,首體場館運行需要重點演練的內容。首體場館群運行團隊志愿者經理丁莉婷充分肯定了參與冰面轉換的20位來自北體大的志愿者的表現(xiàn),“對他們的工作要求比較高,但這些孩子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北體志愿者在為期十天的志愿服務中弘揚“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時代精神,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發(fā)揮自身專業(yè)技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服務辦賽需要,為“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冰上項目測試活動的成功舉辦獻計出力,展現(xiàn)出北體青年的風采與擔當。
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冬奧工作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fā)揮高校社會服務職能,在社會中營造濃厚的冬奧氛圍,動員更多人走近冬奧、了解冬奧、愛上冬奧。北體圍繞冬奧籌辦備戰(zhàn),充分發(fā)揮學科人才優(yōu)勢,依托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科技冬奧”項目,強化科技創(chuàng)新,提升自主研發(fā)能力;發(fā)揮科研平臺、智庫作用,提供卓有成效的科研攻關、科技保障和資政服務;積極投身冬奧場館運行、賽事組織及冬奧文化宣傳等志愿服務,推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從愿景一步步走向現(xiàn)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學校2016級研究生冠軍班全體學生回信中的諄諄教誨猶在耳邊,北體師生將以“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時代精神,帶頭拼、加油干,在冬奧籌辦的穩(wěn)步推進和體育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中接續(xù)奮斗。
推薦閱讀:
北體人與奧運 | 志愿服務不僅是“指路”
北體官微 | 2021第114期
編輯制作 | 黨委宣傳部
內容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wǎng)、訓練競賽處、團 委、中國冰球運動學院
照片提供|姜 博、劉緣君
監(jiān)制校對 | 李 瀟、石云峰
責任編輯 |秦培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