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交響樂團北大專場音樂會精彩上演

中國音樂學院官微
2021-6-23 15:37:11 文/羅蓉蓉 圖/蔡海陽
點擊上方“中國音樂學院官微”可以訂閱哦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攜手北京大學會議中心主辦的“中國樂派進校園系列音樂會——《筑夢》中國樂派交響樂團北大專場音樂會”于2021年6月20日晚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精彩上演。
中國樂派交響樂團堅持以“中國樂派進校園”系列音樂會的形式,積極推廣中國經典音樂、普及高雅藝術,通過作品演繹傳播“中國樂派”新形象。本場音樂會曲目選取當代優(yōu)秀作曲家的經典作品,包括由文化和旅游部委約創(chuàng)作的具有時代精神的新作品,風格多樣,異彩紛呈。音樂會由中國音樂學院校長王黎光教授擔任藝術總監(jiān),中國樂派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邵恩教授執(zhí)棒,中國音樂學院學生合唱團、北京大學教工合唱團攜手中國樂派交響樂團共同演繹。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遲惠生教授、吳志攀教授在音樂會開始前與音樂會主創(chuàng)人員親切交談,并全程觀賞音樂會。
指揮邵恩教授導賞了本場音樂會的曲目,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特色、創(chuàng)作技術等進行了生動講解。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金平教授介紹了他創(chuàng)作《筑夢》的思路和理念,并在樂隊的現場配合下介紹了作品使用的主要技術手法,幫助觀眾更加真切地了解體會主題與主題展開變化的各種形態(tài),創(chuàng)新性地嘗試了作曲家與觀眾現場溝通互動的方式。
上半場
關峽
《激情燃燒的歲月》
音樂會以作曲家關峽創(chuàng)作的第一交響序曲《激情燃燒的歲月》拉開序幕。樂曲在弦樂隊的烘托中,以四支圓號的弱奏開始,隨后在強力度的演奏下引出第一主題,謳歌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第二部分在鼓聲的敲擊中,銅管奏出第一主題的變奏,之后節(jié)奏逐漸加快。在短暫休止后,小提琴緩緩奏出歌唱性旋律,展現出一幅甜美、穩(wěn)定的安寧景象。樂曲第三部分再現第一主題,樂隊強力度的全奏,在激情燃燒中將崇高的時代精神推向高潮。
林德虹
《思》
作曲家林德虹在1979年創(chuàng)作的弦樂合奏曲《思》抒發(fā)了對周恩來總理的敬意。通過不同聲部旋律的交織和流動,以弦樂隊溫暖、高度融合的音色特征,真切地流露出深沉的緬懷之情。
黃凱然
《心中的歌——為小提琴與樂隊而作》
青年作曲家黃凱然改編的《心中的歌——為小提琴與樂隊而作》主題取材于聽眾耳熟能詳的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作曲家并沒有將原曲全部的旋律加以變奏,而是巧妙地從主題中提煉出最有特色的部分,通過二次創(chuàng)作,為經典的旋律注入新的感受。中國樂派交響樂團首席楊曉宇擔任小提琴獨奏,演奏感情真摯、音色純美,與樂隊的整體音響保持了恰到好處的平衡。
施萬春
《人民萬歲》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施萬春創(chuàng)作于1989年的管弦樂作品《人民萬歲》作為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獻禮電影《開國大典》的主題音樂,由“人民”與“義勇軍進行曲”兩個主題構成,展現了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表現了戰(zhàn)士們浴血奮戰(zhàn)、所向披靡的場景以及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堅韌不屈的頑強精神。指揮家邵恩教授精準把控作品的精神內涵。演奏家們高水準的演奏將作品恢弘磅礴的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
下半場
金平
《筑夢》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金平創(chuàng)作的交響詩《筑夢》是下半場的第一首作品。作品表現了一個偉大理想從誕生到發(fā)展壯大艱難又輝煌的歷程,并以一個固定主題的多次變奏和展開體現了作曲家對使用簡潔的音樂素材產生豐富效果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的執(zhí)著追求。指揮家邵恩對旋律線條的處理氣息悠長,通過對樂曲中情感表現幅度的巨大變化,加深了這首作品所要表現的厚重歷史感!吨䦃簟芬彩俏幕吐糜尾2020-2021“時代交響——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扶持計劃”的扶持作品。
徐振民
《雪里梅園》
《雪里梅園》是作曲家徐振民于1979年創(chuàng)作的管弦樂幻想序曲,以梅花隱喻周恩來總理的高潔品質。演奏家們巧妙地將中國音樂的典雅與印象派音樂的精致結合在一起,音色豐富變化的同時保持了作品主題的精神高度。
王黎光
《天使告訴我》
由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作詞,中國音樂學院校長、作曲家王黎光作曲的交響合唱《天使告訴我》是本場音樂會的最后一首作品,將音樂會現場的氣氛推向高潮。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于2020年全民抗擊新冠疫情最艱苦的時期。作曲家以對話式的嶄新視角,通過“我”與“天使”之間的問答,歌頌了在黨的偉大領導下,醫(yī)護工作者身先士卒抗擊疫情,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克服重重艱難的抗疫精神。北京大學教工合唱團與中國音樂學院學生合唱團的深情演唱,充分展現了抗疫英雄薪火相傳、前赴后繼、無私奉獻的中國力量與中國精神。觀眾對整場演出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
指揮家邵恩攜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演奏了返場曲目《我的祖國》。中國音樂學院學生合唱團、北京大學教工合唱團與現場觀眾隨著樂隊“一條大河”豪邁自信的旋律齊聲高唱,再一次將本場音樂會推向高潮。
中國音樂學院與北京大學堅持引領國家“新文科”建設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以藝術表演為路徑,在音樂作品的合作演繹與交流中實現教學相長,一方面加強了雙方學科共建合作關系,另一方面為北京大學師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國樂派經典音樂作品的平臺,推動兩校師生共同傳承弘揚中國音樂文化。
中國樂派交響樂團是中國樂派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的核心建設項目,是依托“全球音樂教育聯(lián)盟”的教學展示平臺和學術交流平臺。樂團以詮釋中國音樂作品為宗旨,為中國音樂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培養(yǎng)優(yōu)秀音樂人才;匯聚了國際頂尖級指揮家、作曲家、演奏家,積極推動中國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與推廣。通過與北京大學會議中心的深入共建合作,樂團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的普及教育功能,為傳承創(chuàng)新中國音樂文化、交融傳播世界音樂寶藏貢獻力量。
中國樂派交響樂團將堅持以經典音樂作品推動美育建設和發(fā)展,以國際一流的演奏水平和嚴謹的學術態(tài)度演繹傳播更多優(yōu)秀的“中國樂派”音樂作品,詮釋“中國樂派”的內涵與外延,展示豐富多彩、生動立體的“中國樂派”形象。
出品:黨委宣傳部
來源:中國樂派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
文:張 珂、劉楠楠
設計:陳泳如
官方網站:http://www.ccmusic.edu.cn
官方微博:@中國音樂學院
郵箱:ccm_ne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