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畫家、 篆刻家:趙之謙(1829~1884)

中國印
2010-10-29 18:37:49 文/石雅雯
趙之謙(1829~1884)簡介:
趙之謙(1829—1884),原名鐵三,后改名益甫,中年后定名為之謙,字叔,別號有憨寮、支自、梅庵、冷君、悲、無悶。齋室名二金蝶堂、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等,浙江紹興人。他在晚清藝壇上,是一位“詩、書、畫、印”堪稱四絕的多面手,一位極具革新精神的闖將。篆刻上三十歲前學浙派,之后學皖派并直接研究漢璽印,廣開取資領域,涉獵權量詔版、泉布鏡銘、瓦當石碣、漢傳封泥等,凡能為其篆刻服務的無不廣為吸收,為已所用。吳昌碩在《悲印存》中題詞:“悲 先生書不讀秦漢以下,且深通古籀,而瓦甓 文字爛熟胸中,故其鑿印奇肆跌宕,浙派為之一變可寶也”在邊款的刻制上,他開創(chuàng)了以北魏書體刻朱文款識,以漢畫像入款的新風。實現(xiàn)了他“為六百年來摹印家立一門戶”的抱負。他的創(chuàng)新實踐,影響和啟迪了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
趙之廉從青年時代起,就刻苦致力于經家、文字訓詁學和金石考據(jù)之學,取得了相當?shù)某删汀S染珪、篆刻。趙之謙善于向前人和同時代各派名家學習,同時又不囿前人,勇于創(chuàng)新。他通過自己多年的藝術實踐和探索,巧妙地將書法、篆刻和繪畫藝術融會貫通。他善用書法入畫,又通書畫之法于篆刻,可謂匠心獨具。他的書法、篆刻和繪畫,在意境、筆墨、取材和經營位置諸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趙之謙(1829~1884)作品:
瑤池壽意(合作) 設色, 紙本, 橫幅 143.5×30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