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剪紙藝術(shù):湖北民間剪紙

中國剪紙
2010-10-29 18:35:39 文/俞梓軒
湖北民間剪紙簡介:
孝感的婦女有正月十五唱“請七歌”的習俗,向“七女星”討巧:“正月正,麥草青,我請七姐看花燈,教我心靈剪牡丹,教我手巧繡鳳凰,殺白豬,宰白羊,年年接你七姑娘,”討巧其實只是表達了女子尋示靈感的心愿,要手藝精,當然還需勤學苦練了。而巧手的女子,獨享社會刮目相看的殊榮。
在房縣,時興過一種帶字的花樣,作為送給親朋好友的禮品花。這些花樣上的詩句往往是求花的鄉(xiāng)親隨口吟出,剪花的巧女便把它剪在各種形的剪紙上。如“操心勞力,增加負擔”是剛過門的媳婦說給公婆聽的客氣話;“手心手背都是肉,打斷骨頭連著筋”是母親告訴女兒,長輩對你們都一樣看待——平時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語言揉進剪花里,更增添了一份含蓄。
刻紙在湖北叫“雕花”,武漢、鄂城等地都有數(shù)以百計的雕花匠,并且在清末民初建立有剪紙的行會組織,這在全國是少見的現(xiàn)象。與全國各地的工匠藝人一樣,他們以高超的技藝應付各種不同的審美要求,而個人的情感只能在雕花刀縫間深深地潛藏。
圍延花 湖北


進入中國剪紙藝術(shù)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