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基礎(chǔ)知識:京劇中丑行是如何分類的?

中國京劇
2010-10-29 16:20:37 文/冉悅心
丑行
凈行里有大花臉、二花臉,而丑行則叫做小花臉,或者叫三花臉。因?yàn)榉彩浅笮卸际窃诒橇荷嫌冒追弁恳粋粉塊。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元寶形或是倒元寶形,叫做腰子形,還有的是棗核形,根據(jù)不同的人物,畫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白粉塊。丑行中,有些是扮演陰險(xiǎn)狡猾、貪鄙自私的角色,可是更多的是扮演機(jī)警、伶俐、幽默,甚至很正直、很善良的角色。
京劇丑行中分為文丑(分方巾丑、袍帶丑、老丑、茶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稱開口跳)等。
丑行都是在鼻梁上用白粉涂一個粉塊。這白粉的塊,也有幾種不同的形狀,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元寶形或是倒元寶形,叫作腰子形,還有的是棗核形,根據(jù)不同的人物,畫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白粉塊。丑行中,有些是扮演陰險(xiǎn)狡猾、貪鄙自私的角色,有的是扮演機(jī)警、伶俐、幽默的角色。在傳統(tǒng)戲里,一般社會地位不高的勞動人民,像漁夫,農(nóng)夫,樵夫,酒保,打更的,守夜的,差役,書童,乞丐等等,大部分都由丑角來扮演。而從性格上來說,這些人多半都是很滑稽,很活潑,很樂觀的人。比如《女起解》里的崇公道。就是很忠厚、善良,有正義感的老差役;《秋江》里的老船夫,就是助人為樂的,很有風(fēng)趣的老人;《三岔口》里的劉利華,是個嫉惡如仇,見義勇為的小店主;《擋馬》里的焦光普,則是個忍辱負(fù)重,勇敢機(jī)智的愛國志士,這些都是由丑角來應(yīng)的。
方巾丑,頭上戴著一頂方巾,身上穿著褶子,有的手里還拿著把扇子,邁著四方步,舉止緩慢文雅。一般是一些有文化的人,這些角色表面上文質(zhì)彬彬,可是帶點(diǎn)迂腐的酸氣,例如《群英會》里的蔣干、《烏龍?jiān)骸防锏膹埼倪h(yuǎn)等。第二種是袍帶丑,指扮演的是官階比較低的小官,戴著紗帽,穿著官衣,例如《審頭刺湯》里的湯勤、《六月雪》里的山陽縣知縣等,都屬于這類角色。
茶衣丑。茶衣就是短的藍(lán)布褂子,術(shù)語叫茶衣。茶衣丑扮演的都是勞動人民角色,例如《秋江》里的艄翁、《蘆中人》里的漁翁、《問樵鬧府》里的樵夫、《駱馬湖》里的酒保、《打櫻桃》里的秋水等。
武丑要善于念白和武功。這樣的角色要求武功精湛,動作輕靈敏捷。性格詼諧、機(jī)智。像《連環(huán)套》里的朱光祖、《雁翎甲》里的時(shí)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