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基礎(chǔ)知識:談?wù)劸﹦〉男挟?dāng)

中國京劇
2010-10-29 16:20:29 文/田澤洋
京劇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獨特的造型語言。它把不同性別、性格、年齡、身份的人物劃分為 不同的行當(dāng),一般說來有"生、旦、凈、丑"四大行當(dāng)。由于京劇人物造型形象鮮明、風(fēng)格多樣,有強烈的劇場效果,常常更易于Ji起觀眾的欣賞興趣。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一
京劇中的 "生",一般指劇中扮演男子的演員,其中又可細分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顧名思義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劇中多扮演正直剛毅的人物形象,例如京劇《伍子胥》中的伍子胥.他們演出時要戴掛在耳朵上的假胡須,在京劇的行話中也叫"髯口",因此還專門有一套髯口上的表演功夫。胡須的顏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齡。京劇《四郎探母》中的楊四郎年約三十歲,所戴胡須為黑色。京劇《秦香蓮》中王延齡年約六十,所戴胡須為白色。老生在劇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細膩表演,唱腔上也最為豐富。臺詞用京劇中的韻白來表現(xiàn),演唱用真聲,風(fēng)格剛勁、挺拔、質(zhì)樸、醇厚,動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莊重為基調(diào)。(圖一)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二
與老生相對應(yīng)的是 "小生",在京劇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們在劇中的動作造型儒雅倜儻、秀逸飛動。在演唱上采用真假聲結(jié)合的唱法,演唱風(fēng)格華美和明亮。例如京劇《白蛇傳》中的許仙。(圖二)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三
"武生"是指扮演劇中年輕的男性武將,他們用高超的武打技術(shù)來展示劇中人物的武藝高強。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動作的嫻熟和技巧的難度。例如京劇《長坂坡》中的趙云。(圖三)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四
京劇中把女性統(tǒng)稱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齡、性格又可細分為許多行當(dāng),飾演大家閨秀和有身份的婦女稱為"正旦",正旦在京劇中俗稱"青衣",這就是因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長衫而得名。京劇《竇娥冤》中的女主角竇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莊重嫻靜,秀雅柔婉,以唱功為主,一般說來,青衣的唱腔旋律優(yōu)美,細膩婉轉(zhuǎn)。(圖四)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五
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潑或放蕩潑辣的青衣婦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例如《紅娘》中的紅娘。(圖五)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六
"武旦"和"刀馬旦"相當(dāng)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裝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們多在劇中扮演女俠、女將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馬旦的表演往往還伴隨著熱鬧的鑼鼓點,烘托場上的氣氛。(圖六)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七
"老旦",指在劇中扮演老年婦女的角色行當(dāng)。為突出老年人的特點,走路邁一種沉穩(wěn)的橫八字步,服裝色調(diào)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綠色,演唱用真聲表現(xiàn)。(圖七)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在京劇中,"凈"角是舞臺上具有獨特風(fēng)格的人物類型,臉部化妝最為豐富彩。"凈"因面部化妝要用各種色彩和圖案勾勒臉譜,所以又俗稱"大花臉"。 (圖八)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九
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點的男子,在京劇中多為將軍、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雖有文武善惡之分,但在性格氣質(zhì)上都近乎粗獷、奇?zhèn)、豪邁,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聲演唱,音色寬闊洪亮、粗壯渾厚,動作造型也要求粗線條,氣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聲勢。 (圖九)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十
京劇中的"丑"角演員又稱為"小花臉"。"丑"行的化妝雖與大花臉有點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風(fēng)格卻完全不同,有點像夸張的漫畫。丑角的出場常會帶來滿堂的笑聲。(圖十)
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圖十一
"丑"分"文丑"和"武丑"兩類。武丑扮演的經(jīng)常是一些機警風(fēng)趣、武藝高超的人物,象綠林好漢、俠盜小偷等等。"文丑"經(jīng)常扮演花花公子、獄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雖有文武善惡、身份高低之分,在劇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劇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圖十一)京劇的行當(dāng)是經(jīng)過長期的提煉和規(guī)范,突出人物的內(nèi)在特征,把人物的內(nèi)在特征加以外化而形成的,是京劇與其他戲劇形式不同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