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案用品:水盂欣賞

文房四寶
2010-10-29 17:20:36 文/許鵬
水盂說明:
水盂起源于漢魏,發(fā)展至明清兩代。宋人趙希鵠在《沿天清錄集》中注:“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之用,墨盡復(fù)磨,故有水盂!笨芍蹫槭⒛ツ盟氖⑺,以玉、瓷、紫砂等常見。一般配有銅或玉質(zhì)的小水匙。目前所見實物以魏晉時為最早。晉代、南北朝時水盂多為青瓷;蚬母顾乒,或為動物:如青瓷兔形水盂、蛙形水盂等,做工無不精巧雅致。明、清兩代水盂傳世品較多。品種豐富,有玉、石、瓷、料、紫砂等。除瓷制品外,其他多為觀賞器而非實用品。瓷制水盂的實用性較強,其形多為圓形。盂口富有陳設(shè)性和工藝性,這也是明、清代兩代水盂與以前水盂的本質(zhì)區(qū)別。一般來講,在注重實用性的同時,利用釉色及紋飾增強觀賞性,常見有青花、粉彩、單色釉等品種。古代水盂在當(dāng)年讀書人文房用具中為必備,雖盛水不過數(shù)滴,卻有積水成淵的雅趣。
水盂欣賞:
清末民初 鳴遠(yuǎn)款紫砂刻“連生樂事”水盂
清乾隆 藍(lán)釉青花喜上梅梢馬蹄水盂
清 嘉慶款珊瑚紅描金蝙蝠抱桃水盂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蓮蝠紋水盂
元 龍泉貼塑雙鼠刻花水盂
明初 舊玉雕花卉福桃水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