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邊

世界名城
2010-10-29 13:10:55 文/孫浩楠
|
柬埔寨首都金邊,位于湄公河、洞里薩河、巴沙河和前江的匯合處,這四條河流在城東聯(lián)結(jié)成K字形,西方文獻稱之為"四臂灣",頗富雅趣。從飛機上俯視金邊城,浩浩蕩蕩的湄公河河面寬闊,波浪滾滾,條條街道掩映在一片椰林、芭蕉叢中,林木蒼郁,花草遍布,是東南亞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金邊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434年建都以來,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今日的金邊市占地70多平方公里,市區(qū)呈長方形,沿"四臂灣"南北伸展,東邊為老城區(qū),西邊為新城區(qū),終年青翠,風光明媚,景色宜人,有"四臂灣美麗的寶石"之稱。 公元13世紀以前,金邊這個地方稱之為札多木,意為"四面臨河"。后來這里稱為"法百囊丹那奔",在柬埔寨語里,"法"意為廟宇,"百囊"是山,"丹那"是對老婆婆的尊稱,"奔"是名字,"法百囊丹那奔"的意思是"奔老婆婆的山廟"。關(guān)于這個名稱的來歷,當?shù)亓鱾髦粋動人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水中有一片高地,高地上居住著一些居民。居民中有一位名叫"奔"的年老婦人,她生活富裕,心地善良,同鄰里相處和睦,人們很尊敬她,親切地稱她為"丹那奔",即"奔老婆婆"。一日清晨,丹那奔來到河邊取水,河里飄來一根大樹,樹杈中有四尊銅佛像和一尊石佛像。丹那奔一見,認為是佛祖遇難,自己是佛教的虔誠信徒,理應(yīng)行善,于是請來鄰居,用隆重的儀式,將佛像迎進自己家中。后來,丹那奔又和鄰居一道運來土,在自家門前筑起一座小山,并在山上用磚木修筑一座佛寺,將佛像供奉在佛寺里。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大慈大善的奔老婆婆,便把這個地方稱為"法百囊丹那奔",當?shù)厝A僑則稱之為"塔山"。 據(jù)《柬埔寨年志》上記載,塔山建于公元14世紀,其后半個多世紀里,當時柬埔寨都城吳哥由于不斷受到西邊暹羅的侵犯,于是國王派出兩名大臣去尋找適宜建立新都的地方,兩名大臣發(fā)現(xiàn)法百囊丹那奔這個地方十分理想,便報告國王,于是國王下令調(diào)集全國的工匠藝人,便在法百囊丹那奔大興土木,建造新都。1434年6月,柬埔寨正式遷都到這里,并把這座新城命名為"百囊奔"。當?shù)厝A僑則把新都稱為"金塔",后來為了和奔老婆婆聯(lián)系起來,便改稱為"金奔"。在中國廣東沿海一帶,"奔"和"邊"發(fā)音十分近似,漸漸便念成"金邊",于是"金邊"這個名稱便流傳開來,并沿用至今。 金邊是一座文化古城,市內(nèi)名勝古跡眾多,而且集中于老城區(qū),有輝煌的舊王宮、秀麗的塔山、莊嚴的獨立紀念碑以及富有民族色彩的寺廟、尖塔等。塔山座落在中心大街北端,高約30米的佛塔矗立在叢林頂端上,塔尖插入藍天,顯得宏偉壯麗。沿著一條鋪設(shè)整齊的石階路,可以登上山頂,石階路兩側(cè)的扶手是精工細刻的吳哥式石雕長龍。山頂上,濃蔭蔽日,空氣清新。佛塔旁邊,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式廟宇,上面裝飾著具有柬埔寨民族風格的浮雕。站在山上,極目眺望,可以盡情飽覽金邊全城景色。 從塔山向東面約兩公里的地方,是柬埔寨王城及博物館所在地。正城建筑金碧輝煌,房屋帶有斗拱飛檐。王城由會議宮、王座宮、寶物殿、舞樂殿及綠玉寺等建筑群組成,其中以綠玉寺最為華麗。綠玉寺位于王城北面,又稱為銀宮,地面是用近5000塊鏤花銀磚鋪砌而成,那些大大小小的金佛,全部用黃金鑄成,雕刻極為精美。綠玉寺得名,是因為寺內(nèi)有一座半米高、用整塊翡翠雕成的綠玉佛,晶瑩含潤,價值連城,是柬埔寨最珍貴的文物之一。 金邊市區(qū)西南部,有一座現(xiàn)代化的"體育城",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包括一座容納1000多名觀眾的體育館、8棟三層樓的運動員宿舍、一座全部采用玻璃窗構(gòu)成的八角圓頂餐廳和一座會議廳,設(shè)計新穎,布局合理,同東面的國家綜合運動場構(gòu)成一個完美的體育運動設(shè)施整體。第一屆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曾在這里舉行,當年是在中國專家?guī)椭秃献飨陆ǔ傻摹?/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