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黃學江的書法藝術(shù)---黃敦

書畫名家
2010-10-29 17:11:55 文/閻澤天
評黃學江的書法藝術(shù)---黃敦
黃學江,家安徽滁州來安縣,與南京的江浦僅一水之隔.幼貧,因喜書于1987年秋來南京藝術(shù)學院進修,從予游.黃瓜園藝術(shù)氛圍使其大開眼界.兩年中,游弋翱翔于歷代碑帖中,心摹手
追如渴驥奔泉.結(jié)業(yè)時,學江于南京明鼓樓首次舉辦個展,曾記城樓洞壁,滿布書作,條屏卷冊,
古風猶存.回首往事,其書道顯痕至今,匆匆以過十數(shù)載耶.
此后,常聞學江入展 、 獲獎.體多行草,趣求蒼茫,大抵攻帖以求暢達連綿之勢,又借鑒
清人以碑破帖,取金石氣之生拙,風格因此初成.去歲學攜百張書作再赴黃瓜園,言欲出集,請予
逐張評定.予囑其去張狂姿媚,留平正淡雅.數(shù)月間,一而再,再而三,推敲反復,汰除遴選,可
窺其志在不舍,以出集而尋新路也.
孫過庭<書譜>有言:"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wù)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后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今觀學江之書,多有險絕之處,若用筆
之大膽、結(jié)字之奇崛 、 布局之波瀾 、 情緒之沖動.所謂險絕者,又如東坡論文,與平淡相對,
正謂燦爛也.然平正與險絕 、 平淡與燦爛皆相互動,非僅為青年至老年之變,蓋一年、 一月 、
數(shù)日之中,亦可波瀾起伏,"梅花三弄",其循環(huán)往復實規(guī)律也.或謂,通會之際,必至人老,非
也.然通會之際,則必經(jīng)平正至險絕,再至平正,來回輪轉(zhuǎn),而始知平正之極乃險絕之極,平淡之
極乃燦爛之極也.
學江欲求新路,問予新在何處?予悅新在古也.媚時學語者不為新,能從古出新,又能至通會
之際,比能至通會之際,必能自成家數(shù),則真新境也.學江以為何如.
辛已元月于黃瓜園
本文作者:南京藝術(shù)學院教授,書法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