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畫(又稱龍鳳畫)介紹

中國民間藝術(shù)
2010-10-29 18:32:46 文/孫浩楠
鳳畫(又稱龍鳳畫)源于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鳳陽鳳畫經(jīng)歷代藝人不斷創(chuàng)造,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民間藝術(shù)風(fēng)格和陳式,其鳳凰造型必須是“蛇頭、龜背、鷹嘴、鶴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等,聚集了百鳥之長。在繪制技法上,以民間工藝色彩為主,并吸取了工筆花鳥畫的勾線敷色技法,又兼蓄年畫通俗畫風(fēng),有“五彩、素彩、水墨”的色彩表現(xiàn)手法,能做到雅俗共賞。鳳畫的題材很多,其中有:丹鳳朝陽、百鳥朝鳳、帶子上朝、五鳳樓、龍鳳圖、鳳攆麒麟、百鳥獻壽、四扇屏等傳統(tǒng)佳作,故深為廣大群眾喜愛。
鳳凰的造型絢麗多姿,形態(tài)生動多變,線條剛?cè)嵯酀侨藗兿胂笾械纳袂。它的形狀從殷商到現(xiàn)代的數(shù)千年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經(jīng)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fù)雜,由樸素到華麗的過程.即便是同一時期的鳳,也由于地區(qū)和作者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和適用形式的不同,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盡管鳳凰的演變復(fù)雜,但其造型結(jié)構(gòu)已呈定式。即所謂錦雞的頭、鸚鵡的嘴、孔雀的脖、鴛鴦的身、大鵬的翅、仙鶴的足、孔雀的毛,再加上如意形的勝冠等。下面我們特將鳳凰的各種部位名稱及基本畫法簡述如下。
鳳,是鳳凰的總稱,分雛、鸞、鳳凰三個成長階段:雛——是指幼鳳。鸞——是指成長中的鳳,介于成年鳳與幼鳳之間。鳳凰——是指成熟的鳳,雄者名鳳,雌者名凰。歷史上有“鸞雛分大小,鳳凰分雌雄”之說
鳳凰的形體由身、尾和足組成。
鳳凰的頭部包括:鳳嘴、鳳眼、頸項(俗稱脖刺)、鳳冠(俗稱勝冠)和鳳墜等。鳳和凰一般都有冠和墜,但也有另一種說法,即鳳有冠,凰沒有冠。其原因是冠(即勝)是一種首飾,古代男子成年后要加冠,叫“勝冠”,它是雄性的象征,因此凰就不能加冠。但一般情況下,鳳和凰是都加上冠的。而鸞,由于它尚未成年,雖畫上冠和墜,但比鳳要小一倍。而雛則無冠無墜。
鳳凰的身部包括:胸、背、腹、翅膀(肩羽、復(fù)羽、翼羽和飛羽)與鳳膽等。鳳有鳳膽,而凰沒有。因此,歷史上有“鳳凰之分在于膽”的說法。而鸞和雛都沒有膽。
鳳凰的尾部包括:主鳳尾、次鳳尾和飄翎。主鳳尾一般為2根,也有3根和5根,甚至多達9根的。鳳凰的尾羽都有鳳鏡(俗稱鳳尾眼)。而鸞鳳的主鳳尾則沒有鳳鏡,雛鳳的尾部只有尾梢和飄翎。
鳳凰的足部包括:腿、跗和趾足。鳳凰的趾足是離趾足。和鶴一樣,內(nèi)趾、中趾、外趾、后趾都是分開的。
鳳凰的造型集自然界飛禽優(yōu)美之大成,是名副其實的鳥中之王。造型中大多呈騰飛狀,因此在描繪時可參照禽鳥的飛翔動態(tài)。畫鳳先繪卵形,為鳳體。在卵內(nèi)三分之一處畫一條虛線,為鳳的背部和腹部的分界線。根據(jù)鳳的動態(tài),在卵外的相應(yīng)部位畫一小卵形為鳳的頭部。用頸項把這兩個卵形連接起來,然后添上長長的尾羽、鳳腿和高高的鳳足,便是鳳凰的大體輪廓。如果再畫上鳳翎、鳳膽、鳳冠、鳳墜、鳳嘴、鳳眼等等。步步深入,便可逐步完善。
“龍在頭上變,鳳在尾上分”。鳳尾是鳳凰最美麗的部位,也是體現(xiàn)鳳凰雋雅秀美的一個主要特征。它比其他部位更豐富,也更富于動勢,具有一種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由于地區(qū)的差別和技藝人員表現(xiàn)手法的不同,鳳尾的樣式也更具千秋,繽紛多姿,有的鳳尾似朵朵盛開的鮮花;有的鳳尾似片片卷曲的草葉;有的鳳尾似散開的孔雀翎毛;有的鳳尾則像支支燃燒的火焰……但不管如何變化,鳳尾的線條一定要流利順暢,曲伸有致,切忌拘謹呆滯。
我國歷來畫鳳名家代不乏人。其中當(dāng)數(shù)安徽省鳳陽縣的“鳳陽鳳畫”最為著名。它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余年歷史了。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是鳳陽人,據(jù)說他登基后,想在鳳陽興建明代都城。次年,一只五彩鳳凰從天翩翩降臨鳳陽,全城百姓為之轟動,一位畫師對著鳳凰即刻揮毫入畫。從此,象征吉祥如意的鳳畫便在鳳陽古城彼此傳閱、爭相臨畫。
600余年以來,鳳陽的鳳畫經(jīng)歷藝人的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造,代代相傳又代代發(fā)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程式和風(fēng)格:頭似蛇,背似龜,嘴似鷹,爪似雞,頭頂如意冠。鳳陽的鳳畫雖和一般的鳳凰形象有相同之處,但也有某些規(guī)定:鳳的尾羽有九條,中間三條是主尾羽,長而飄逸,色彩絢麗美觀,卷曲自如。兩旁各三條次尾羽,樣式和中間的主尾羽一致,只不過顯得短小一些,色彩和主尾羽可相似,也可不相似,但兩旁次尾羽的色彩則一定要統(tǒng)一。鳳翅也有嚴格的規(guī)定,每只翅膀由九根硬羽翅組成,左右一對,一共18根,稱為“18翅”。鳳凰的頸背部是豎立的頸項,組成既有規(guī)律而又參差不齊的四束。嘴頜下是一束山羊胡子樣的細毛。
在畫法上,鳳陽鳳畫在吸取工筆花鳥畫勾線、敷色等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chǔ)上,兼蓄年畫的通俗畫風(fēng),色彩講究鮮艷,而不俗套,極富裝飾味,受到當(dāng)?shù)厝藗兤毡槎志玫臍g迎。
鳳畫:因產(chǎn)生在鳳陽縣而得名,有六百多年歷史。據(jù)民間傳說,鳳畫于元代末年已具雛形,朱元璋稱帝后,鳳陽成為“龍鳳之鄉(xiāng)”,象征吉祥如意的鳳畫應(yīng)運而生,許多畫師從全國聚集鳳陽,創(chuàng)作鳳畫,為鳳畫奠定了基礎(chǔ)。鳳畫造型獨特,畫工精細。畫中鳳凰形象可概括為“蛇頭、龜背、九尾十八翅,鷹嘴、雞爪、如意冠”。構(gòu)圖有《丹鳳朝陽》、《帶子上朝》、《百鳥朝鳳》、《鳳戲牡丹》、《五鳳樓》、《旭日東升》、《五鳳齊飛》等數(shù)十種。其表現(xiàn)手法有兩大類,一類是以單線勾勒、墨色暈染出的水墨鳳畫,另一類是以墨線勾勒,施以重彩的五彩鳳畫。顏色以朱砂、朱票、藤黃、石青、石綠等色為主,并用色金裝飾,畫面顯出五彩繽紛,富有裝飾性和濃厚的民間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