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師教你做健康盆菜

健康文化
2010-10-29 13:27:40 文/楊智淵
盆菜寓意盆滿缽滿,近年不少家庭愛以外賣盆菜作為慶元宵宴。傳統(tǒng)盆菜的食物一般都比較肥膩,部分更含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究竟食盆菜有否較健康的吃法?營養(yǎng)師來教你自制及吃盆菜的健康要訣,讓大家放心地大快朵頤!
傳統(tǒng)的盆菜一般食材包括了蠔豉、鮑魚、冬菇、瑤柱、雞或鴨等。一般來說,一碗雞肉、豬腩肉的分量,已經能提供約950卡路里熱量,相等于每人每天總卡路里需求量的60%。即使是蘿卜、蔬菜等,由于吸收了上層多種肉類的油,所以含油量也不低。究竟應怎樣選吃盆菜內的食物,或是怎樣烹調,才能吃得健康?
一般傳統(tǒng)的盆菜材料有海味(鮑魚、海參、花膠等)、蝦、連皮的切雞鴨鵝、蠔豉、瑤柱、蓮藕、豬腩肉、冬菇、豬皮、蘿卜、枝竹、蔬菜等。
營養(yǎng)師表示,如果自己在家炮制,可以用較健康的材料;以瘦肉代替燒肉和腩肉,將雞、鴨、鵝去皮,又應注意不要放入高脂及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蠔豉、豬皮,減少油炸食物(如枝竹,豆腐泡)等,而改為多放高纖維的食物(如冬菇、蘿卜、蔬菜)和低膽固醇食物(如手打鯪魚球、豆腐)。海鮮和海味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含有優(yōu)質蛋白質及鐵質,較為健康。但也應注意高膽固醇人士不宜多吃。
此外,食物排序也十分重要,蘿卜、蔬菜等雖然含豐富纖維,但由于鋪在底層的關系,很容易吸收了上層多種肉類的油,導致令含油量過高,故也不應多吃。自家烹調時,建議將這類高纖維的食物放在上面,既可避免吸收過多油分,又可以維持每餐的纖維攝取量(置于面層、也方便先吃)。茨汁方面,盡量少油少糖少鹽(每人每餐約2茶匙油),建議選用清雞湯及可使用較健康的植物油。
由于食用盆菜,可能已導致卡路里的吸收量比平日多,選擇其它食物配合時尤其要小心。因此飯后如想再吃甜品,就要避免糖分較高的食品。糖水方面,可以選擇一些卡路里較低的豆類糖水,例如紅豆沙、綠豆沙和紫米露等。糖的分量,當然愈少愈好,以免增加身體的負荷。
至于吃盆菜前的日間,也不應多吃賀年糕點,如年糕、芋頭糕、蘿卜糕湯圓等,因為年糕和馬蹄糕的糖分是賀年糕點之冠,重量一百克的年糕或馬蹄糕,熱量達150至160卡路里。芋頭糕及蘿卜糕雖含豐富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纖維,比起年糕較健康,但經油煎方法烹調后,膽固醇和脂肪含量會額外提升約一倍。而湯圓多是甜味的,吃多了會加重腎臟負擔,還可導致肥胖。
煎炸小食,也要忌口,笑口棗、煎堆、油角等都是高熱量食品,一件煎堆已有約250卡路里,一件油角亦有130卡路里,至于笑口棗每粒則有80卡路里。
食用盆菜時,很多時候會配上酒類飲品,例如紅酒、白酒或啤酒等,在飲用上又要否加以注意?原來酒類飲品的卡路里也相當高(每1克酒精含7卡路里,僅次于脂肪),故每餐不應飲超過一罐啤酒或兩杯紅、白酒的分量。雖然有說紅酒含多酚,每天飲適量紅酒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但要注意過量酒精亦會減慢脂肪代謝,阻礙脂肪燃燒,如果飯后缺少活動量,脂肪更會很容易積聚,形成大肚腩。
切忌眼大肚小,應選擇分量適中的盆菜。如果知道分量太多,可以預先挾起將食物放進冰箱留待另一餐吃,避免食物吸收多余的茨汁,也可保持食物本身的營養(yǎng)價值。如果在食用后還剩下不少食物,必須適當地冷藏,而且在下次弄熱前要先撇除油膏,以及徹底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