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真章”系列開講 | 小印章、大氣象

藝術視野
2021-8-04 22:38:28 文/田澤洋 圖/白夢潔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印
小小印章
大大世界
印章文化,大約起源于秦朝。高低貴賤職位不同,名稱、材質(zhì)、大小規(guī)格也不同。璽、印、寶、章、記稱謂不一而足。篆刻印章的材料,貴重的可用金屬、晶質(zhì)、翠玉瑪瑙,平常的可用角質(zhì)、木材、有機玻璃等等。階層越高,規(guī)格尺寸越大。
皇帝的印璽稱作傳國玉璽,方圓四寸,紐上五龍纏繞,正面篆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后成為皇權天授、正統(tǒng)合法的信物。傳說中傳國玉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小篆發(fā)明者)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
秦代以后,歷代帝王與候補帝王都以得此印璽為符應,奉之為珍奇,奉之為國之重器,得之則興,失之則國祚將近。無此印璽而僭大位者,會被嘲笑為“白版皇帝”而受到蔑視。傳國玉璽兩三千年間,故事不斷,目前有一枚所謂秦制傳國印璽藏于故宮博物院,但具乾隆帝當年品鑒,是為贗品。一枚方寸四寸之印章,竟關聯(lián)五千年帝制之國運,事關華夏千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大變遷、大博弈。方寸之間,竟納乾坤。
印章從傳國玉璽這樣的大器物開始,就蘊含特別強烈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玉璽五龍纏繞造型,說明始皇帝時候,龍圖騰就已經(jīng)完全成熟,并成為最高權力的象征。印文小篆,是制印者李斯發(fā)明的,這也算書印結(jié)合的典范。
除了官方印信、印璽,最值得欣賞的就是書畫印章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于一體。作畫的最后一步是加蓋美麗印章,但是內(nèi)行看畫,卻總是先從印章著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yǎng)。小小印章,成了第一印象。印章為書畫作品增趣,為書畫作品錦上添花,是宋元以后時期的事情了。有時不僅僅是點綴,一章還可以彌補書畫作品布局的不足。書畫印章,從取材到造型到文化內(nèi)涵的選用,無不凝聚著時代特征。有時抒發(fā)閑情逸致,有時鐫刻壯志豪情,有時詭譎多變。小小印章,有時暗藏玄機,可以用來鑒別真?zhèn),書畫鑒定者,當細察之。
小印章
大氣象
印章世界,氣象萬千
印章就是可以觸碰的歷史
印章是縮小版的史書,可以讀出世事滄桑,可以讀出時代變遷,可以讀出人生百轉(zhuǎn)千回。大道至簡:堅硬材質(zhì),代表堅定忠貞,永遠傳承;印章常見的方底和圓形,那就是天圓地方;陰刻和陽刻印文與圖案,那就是太極圖的宇宙大道。
這里特推出印章四十九枚,以饗同道。甄選四十九枚,是迎合小印章、大世界這個主題,而選用大衍之數(shù),《易經(jīng)》說大衍之數(shù)五十,取其四十九而用。歡迎同道品鑒交流。
想得一章,歡迎入群。
您的到來,相得益彰。
覺得不錯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