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國動畫也曾進入奧斯卡!

藝術(shù)說一說
2021-10-04 00:31:54 文/馬婉如 圖/郭陽軒
▼
誰小時候沒看過動畫呢?(雖然以后這句話可能就不準確了)
兒時記憶里,電視中時常傳來的那聲:“咔卡,卡酷~ 咔卡卡酷!”
是我童年里不可或缺的BGM。(暴露年齡)
無論是葫蘆娃:
又或是《大鬧天宮》:
都給我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而這些作品,都出自同一個地方: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
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可以說是中國動畫當之無愧的“頂流”了。
因為,在上世紀的動畫界,他的影響力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它的影響力有多大呢?
先請你看張圖:
▲手冢治蟲作品
你可能一眼就看到了你最熟悉的的阿童木。
這是“漫畫之神”手冢治蟲和他的“孩子們”。
其中,《鐵臂阿童木》是他最有名的作品。
但這樣一位被稱為“漫畫之神”的著名漫畫家,其實是因為被上海美術(shù)電影廠出品的動畫電影:《鐵扇公主》所打動,才立志要成為漫畫家的。
▲動畫電影《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是上海美術(shù)電影廠1941年上映的中國第一部長篇有聲立體動畫電影;
它的票房超過了當時上映的所有故事片,在那種動蕩的年代非常難得。
手冢治蟲在拜訪中國的時候,還特意拜訪了《鐵扇公主》的導演,中國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之一,萬籟鳴先生。
在見到萬籟鳴的時候非常激動地握著他的手,
說道:“我就是因為看了您做的動畫,才走上做動畫的道路的!”
▲左:萬籟鳴右:手冢治蟲
可見,中國做的動畫不止影響到那一代的孩子,甚至影響到了后來成為漫畫之神的手冢治蟲。
在那個時代,中國的動畫就是世界的動畫。
那個時代是由中國第一代動畫人所創(chuàng)造的,更是中國千年的歷史文化積累所推動的。
因為無論是葫蘆娃,還是孫悟空,鐵扇公主。這些鮮活的動畫角色都是脫胎于中國的文化和歷史。
其中都有哪些傳統(tǒng)藝術(shù)呢?
水墨藝術(shù)
1960年由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制作的中國首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該作品一經(jīng)問世,絕對可以用拿獎拿到手軟來形容——1961年洛迦諾國際電影節(jié)短片銀帆獎、1964年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榮譽獎……
▲齊白石 《蝦》
當時的制作團隊為了表現(xiàn)中國獨有的水墨技法,翻閱了不計其數(shù)的資料。
最終才決定以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的原作作為基礎;蛟S正是這機緣巧合,才成就了中國動畫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戲曲藝術(shù)
《大鬧天宮》這部動畫片可以說是開創(chuàng)了動畫藝術(shù)先河。
在沒有電腦,沒有軟件,沒有手繪板的年代,全憑藝術(shù)家們手中一支畫筆來完成,其制作難度不言而喻。
▲ 《大鬧天宮》
創(chuàng)作出這部動畫的核心人物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剛才提到的中國動畫電影開創(chuàng)者萬籟鳴導演,另一個是美術(shù)設計張光宇老師。
他們一個是《鐵壁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蟲的偶像,一個是中國現(xiàn)代藝術(shù)奠基人。
▲左:《大鬧天宮》導演萬籟鳴
動畫片中,不管是神通廣大的美猴王,還是威武霸氣的天兵神將,采用的都是京劇中經(jīng)典的臉譜形象。
壁畫藝術(shù)
眾所周知,敦煌壁畫是我國四大古窟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當年,在制作《九色鹿》時,為了畫出真實的敦煌,背景設計馮健男老師,花了兩個月時間,走了一遍絲綢之路。
▲《九色鹿》背景設計馮健男
為了這短短24分鐘的動畫,馮老師臨摹了21幅壁畫,手繪了5本速寫。
因此最終呈現(xiàn)給咱們的動畫,都盡量還原了敦煌壁畫里的色調(diào)、風格和原貌,就連鹿行動的姿態(tài)也和壁畫姿態(tài)基本保持相同。
除此之外,還有多位藝術(shù)大師的經(jīng)典作品,都足以給我們上一堂生動的“藝術(shù)啟蒙”課。
《狐貍打獵人》的造型設計是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
▲《狐貍打獵人》
奧運福娃的設計者是中國知名當代藝術(shù)家韓美林老師:
▲ 北京奧運福娃
《鷸蚌相爭》借鑒了國畫大師林風眠的作品風格;
《哪吒鬧!访佬g(shù)總設計是現(xiàn)代中國藝術(shù)家張仃老師;
許多動畫作品都蘊含了豐富的中國歷史和藝術(shù)。
▲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出品動畫
現(xiàn)在你還會覺得:“動畫不過是給孩子看的,就是動起來的畫罷了。”
僅此而已了嗎?
它還會是什么呢?
它是一個橋梁: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動畫只是小孩看的。
里面的內(nèi)容是簡單且低齡化的,只是為了給孩子們娛樂或者進行早期的教育。
但優(yōu)秀的動畫,是在看似簡單直接和兒童化語言表達的背后。
默默埋下了你對深厚積累的文化和藝術(shù)的初印象,是許多人認識文化和藝術(shù)的第一站。
這樣精心打磨的作品,即使是成年人看,也會被打動和感染:
《九色鹿》讓人們對善良的力量的有了更深的堅定。
▲《九色鹿》
《大鬧天宮》中孫悟空敢作敢當,勇敢樂觀的態(tài)度對成年人也會有許多啟發(fā)。
▲《大鬧天宮》 圖源:上美影官網(wǎng)
它還是一種可能:
中國的歷史文化在過去曾經(jīng)閃耀世界。
無論是亞洲,或是世界,在歷史上都曾深深的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但現(xiàn)在,我們的文化在世界上卻遠沒有過去那般影響力深遠。
但我在動畫之中看到了一種新的可能:
1979年,內(nèi)地第一次參與第52屆奧斯卡獎項的角逐,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制作的美術(shù)電影《阿凡提的故事》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入圍奧斯卡的動畫片,
也是國產(chǎn)動畫離奧斯卡最近的一次。
▲《阿凡提的故事》
2007年,自《寶蓮燈》之后上美廠投入最多的動畫電影的作品《勇士》,也獲得了良好的口碑,成為國產(chǎn)動畫的又一個佳作。
它獲得了電影屆學術(shù)影響很大的“金雞獎”最佳美術(shù)片獎和“金熊獎”國際動畫作品——最佳影院動畫片獎。
▲《勇士》
這是一種通過中國動畫,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的可能。
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文學名著、歷史故事……中國動畫從來不缺好內(nèi)容。
而真正讓人贊嘆的是,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動畫和中國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影響世界的可能。
動畫也能變成藝術(shù)品,讓動畫帶著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向中國,甚至世界,看到什么是“東方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