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納的故事

古典音樂
2010-10-29 16:05:36 文/許天佑
一、“應該由他來考我們才是! ”
布魯克納也是一位“神童級”的作曲家。他四歲時,便可以用小提琴拉贊美詩。十歲時,就能在小教堂中彈管風琴。 可是,這樣一位具有音樂天賦的人物, 后來卻在鄉(xiāng)村小學擔任教員多年,險些遭到埋沒。
他三十歲才正式從師研習作曲法。三十七歲那年,他申請參加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學位考試。有位主考官聽過他在管風琴上的即興演奏后,竟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應該由他來考我們才是! ”
二、哀樂哀思
布魯克納是瓦格納的熱烈崇拜者,瓦格納死于1883年2月13日。就在瓦格納去世前一個月,布魯克納隱約地預感到了瓦格納的死亡,正沉浸在憂傷的回憶中,一個哀歌式的主題從心中油然而起。這就是他的《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的基本主題。他得知瓦格納突然去世的消息時,他寫作這個樂章已經過了最后的高潮(C大調部分)。 布魯克納懷著悲傷的心情寫完了這個樂章的最后一段,寫得非常悲壯而哀感動人,他自己稱之為“喪葬音樂”。
十三年后,布魯克納也以七十二歲的高齡謝世。奧地利指揮家勒威(1865—1925)是指揮布魯克納作品的功臣,他在布魯克納的葬禮上指揮了《第七交響曲》第二樂章的最后一段。維也納愛樂樂隊的隊員們,也根據這個樂章的主題材料,改編成銅管樂器演奏的曲子,在這個葬禮上作了感人肺腑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