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教案:第六節(jié) 辭書概說

古代文學(xué)
2022-9-26 10:17:31 文/蘇智源
第六節(jié) 辭書概說
一、辭書類型
辭書是解釋疑難問題、提供知識資料的工具書。無論在研究和學(xué)習(xí)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辭書來釋疑解惑。
辭書一般分為兩大類型:
(一)語文詞典
語文詞典是收錄解釋語言通用詞語的詞典,說明詞語的語音、書寫形式、意義、語法特點等。
語文詞典可以分為單語詞典和雙語詞典。單語詞典是解釋一種語言詞語的詞典,例如《現(xiàn)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雙語詞典是用一種語言解釋另一種語言的詞典,例如《新英漢詞典》、《俄漢大詞典》。
單語詞典又有下面一些主要類型:(1)現(xiàn)代詞典。如《國語辭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四角號碼新詞典》、《新華詞典》等。(2)歷史、詞源詞典。如《辭源》、《漢語大詞典》。(3)方言詞典。如《漢語方言詞匯》、《普通話閩南方言詞典》。(4)同韻詞典。如《中華新韻》、《詩韻新編》。(5)熟語詞典。包括成語、諺語、歇后語、慣用語詞典,已經(jīng)有多種出版。此外又有同義詞典(如《簡明同義詞詞典》、《同義詞詞林》)、反義詞典、逆序詞典、頻率詞典(如《現(xiàn)代漢語頻率詞典》)等。
字典以字為單位,不以詞為單位。字典解釋漢字的形體、讀音、意義等。在古代漢語中,單音節(jié)詞占大多數(shù),字典也起到詞典的作用,在現(xiàn)代漢語中,多音節(jié)詞占大多數(shù),但字典也能起到解釋語素的作用。我國古代著名的字典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明梅膺祚《字匯》、清《康熙字典》,近代編的有《中華大字典》。解放后出版了《新華字典》,1975年籌編的《漢語大字典》于1986年開始分冊出書,至1990年八卷出齊,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部漢語字典。
(二)百科辭典
百科辭典是收錄解釋各學(xué)科術(shù)語概念的詞典。百科辭典可以分為綜合性百科辭典和專科性百科辭典:
1.綜合性百科詞典
也叫百科全書。這種辭典詳盡地解釋各學(xué)科各方面的術(shù)語詞語,篇幅巨大。我國明代永樂年間編的《永樂大典》(1403——1409)被認(rèn)為是世界上第一部綜合性百科辭典。國外最著名的百科全書是《英國大百科全書》(1768年創(chuàng)編)和《蘇聯(lián)大百科全書》(1925年開始出版)。從1978年起,我國開始編《中國大百科全書》,1980年開始出書,現(xiàn)已出版多卷。
2.?菩园倏妻o典
也叫學(xué)科百科辭典。這種辭典解釋某一學(xué)科的名詞術(shù)語。如《宗教詞典》、《法學(xué)詞典》,以及各種人名、地名詞典等。
二、辭典編檢法
詞典編檢法指詞典編排和查檢字詞的方法。
詞典、字典的編排一般包含有三個方面:(1)條目的編排。(2)條目下組成的內(nèi)容編排。(3)條目下的義項編排。
三、辭典釋義
解釋詞義是詞典的重要內(nèi)容。
(一)釋義的方式
釋義有所謂語文性釋義和百科性釋義之分。語文性釋義只對詞的意義做簡括的說明。百科性釋義則對詞表示的事物現(xiàn)象的各種特點做比較詳細(xì)的說明。例如:
彗星:
——俗叫掃帚星,拖有長光像掃帚。(《新華字典》)
——繞著太陽旋轉(zhuǎn)的一種星體,通常在背著太陽的一面拖著一條掃帚狀的長尾巴。彗星的體積龐大,密度很小。運行的軌道一般是扁橢圓形、拋物線形或雙曲線形。彗星解體后形成流星群。(《現(xiàn)代漢語詞典》)
《新華字典》的釋義只指出彗星最主要的特征,屬語文性釋義!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的釋義說明了彗星的形狀、體積、軌道等,已帶有百科性的內(nèi)容。《辭!穼Α板缧恰钡慕忉尦^五百字,詳細(xì)說明它的形狀、構(gòu)造、各部分的成分、質(zhì)量、密度、軌道形狀等等,是典型的百科性釋義。
(二)釋義的方法
釋義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用同義詞釋義、否定式釋義、定義式釋義、說明釋義、描寫釋義、指明比喻義等幾種。
1.用同義詞釋義
(1)用一個同義詞或近義詞釋義。例如:
師父——師傅。
屋里——〈方〉妻子。
傳布——傳播。
難處——困難。
(2)分別解釋構(gòu)成成分的意義。例如:
竊密——盜竊機(jī)密。
受賄——接受賄賂。
要隘——緊要的關(guān)口。
真諦——真實的意義或道理。
2.否定式釋義
對概念的相反的方面進(jìn)行否定來釋義。例如:
舒展——不卷縮;不皺。
平安——沒有事故;沒有危險。
真誠——沒有一點虛假。
揪心——放不下心。
3.定義式釋義
用簡練的語言給詞語所反映的概念下定義,說明其本質(zhì)特征。
定義式釋義的構(gòu)成方式是:“種=種差+類”。其中,“種”是被解釋的詞,“種差+類”是解釋的詞語,“種”屬于“類”,是“類”的一部分,“種差”說明“種”具有的特征。例如:
磷肥——以含磷為主的肥料。
狼毫——用黃鼠狼的毛做成的毛筆。
熔爐——熔煉金屬的爐子。
敘事詩——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詩歌。
4.說明釋義
說明詞義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或性狀特征等。例如:
刻薄——(待人、說話)冷酷無情;過分苛求。
漂流——浮在水面隨水流浮動。
宣稱——公開地用語言文字表示。
賣藝——在街頭或娛樂場所表演雜技、武術(shù)、曲藝等掙錢。
5.描寫釋義
用“形容……”、“……的樣子”等詞語進(jìn)行說明描寫。例如:
黯然——陰暗的樣子。
欣然——形容茂盛的樣子。
習(xí)習(xí)——形容風(fēng)輕輕地吹。
冷森森——形容冷氣逼人。
氣勢洶洶——形容盛怒時很兇的樣子。
6.指明比喻義
其形式為“比喻……”例如:
靠山——比喻可以依靠的力量。
可憐蟲——比喻可憐的人。
棱角——比喻顯露出來的鋒芒。
觸礁——比喻事情進(jìn)行中遇到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