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詩文背誦精讀篇目:原謗

古代文學
2022-9-26 10:17:30 文/裴晶
皮日休 〔唐代〕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禍及亦怨之,己不儉而貧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況于君乎?況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國,可不慎歟!故堯有不慈之毀,舜有不孝之謗。殊不知堯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萬世,乃不在于父。嗚呼!堯、舜,大圣也,民且謗之;后之王天下,有不為堯舜之行者,則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為甚矣!
譯文
上天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說達到極點了!沒有一樣炙味的東西百姓不知道,沒有一樣便于使用的東西百姓不利用,沒有一樣使生活充裕豐富的東西百姓不去追求。即使這樣,到了火熱、陰雨的季節(jié)百姓就抱怨天,到了大寒時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錯事導致災禍來臨也抱怨天,自己不節(jié)儉導致貧窮也去怨恨天。這樣看來,百姓對待天,不講究仁,也算是達到極點了!對天尚且是這樣,何況對待君主呢!何況對待鬼神呢!這樣看來,對君主、對鬼神的怨恨誹謗,比對天要多上好幾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國的國君,能夠不慎重嗎?所以有“不慈”的誹謗加在堯身上,有“不孝”的誹謗加在舜身。這些人實在不知道,堯的仁慈之心覆蓋整個天下,而不僅僅在于對待自己的兒子;舜的孝心潤澤萬代人,而不僅僅在于對待自己的父親。!堯、舜是偉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誹謗他們;后世那些在天下稱君稱王的人,有誰不行堯、舜那樣的政,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嚨,揪住他的腦袋,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滅他的家族,一點兒也不過分。
注釋
此篇選自《皮子文藪》卷三,為皮日休所作一組論文《十原》中的一篇。(皮日休生平,見唐詩部分)
厚于生:使生活充裕富足。
“暑雨”二句:《尚書·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艱哉!逼詈蠛。
怨訾恨讟:怨,怨恨。訾,罵。讟,誹謗。
蓰:五倍。
“堯有”二句:堯將天下傳給舜而不傳給自己的兒子,所以說他不慈。舜和他的父親瞽叟不和,所以說他不孝!冻o》屈原《哀郢》:“彼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焙榕d祖補注:“堯舜與賢而不與子,故有不慈之名!肚f子》曰:‘堯不慈,舜不孝!源苏,以明堯舜大圣,猶不免讒謗,況馀人乎!”
“于”字原無,據(jù)《全唐文》補。
扼:用力掐住。
吭:喉嚨。
捽:揪住。
折:這里意同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