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典型工作案例之安徽篇 筑牢德育教育之基 廣育民族團結之花

安徽省教育廳官微
2021-11-04 11:38:55 文/盧蓉蓉 圖/杜曉陽
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坐落在山南市乃東區(qū)澤當鎮(zhèn),是全市唯一一所自治區(qū)級示范高中,現有學生2400余名,其中藏族學生占98%以上。2019年7月,安徽省援藏工作隊20名“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開始了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
如何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如何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如何促進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面對這些問題,安徽省援藏工作隊臨時黨委緊緊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經過多次研究討論,明確了把德育教育作為教育援藏工作的著眼點和發(fā)力點,深化教育援藏工作內涵,制定了《山南二高德育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將德育教育工作貫穿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并細化各項配套方案,確保環(huán)環(huán)相扣、統籌推進。
項目實施及成效
一是人才專業(yè)化,提升德育師資水平。辦好新時代的思政課,功夫在課上也在課下,責任在校內也在校外。山南二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著力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多渠道推動師資力量專業(yè)化,為思政教育注入“源頭活水”。組建校外師資隊伍。聘請安徽省十二所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和安徽省援藏工作隊臨時黨委委員作為校外思政輔導員,定期走進課堂,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廣泛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真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進課堂、融入學生頭腦。開設社會實踐課程。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針對性引進山南公安、國防、部隊等單位的政工人員和市、區(qū)級民族團結先進個人進校園,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法治、國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讓思政課有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從而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強化校內師資建設。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山南二高把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作為基礎性工程,把思政課教師納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范圍,持續(xù)為思政課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教師通過完善內容設置、創(chuàng)新話語表達、采用新媒體技術等方式,讓思政課實現從“點名課”到“網紅課”的轉變,F在的思政課堂,氣氛活躍了,舉手的學生也多了,教學效果越來越好了。
二是活動品牌化,豐富德育教育內涵。山南二高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出發(fā)點,在德育工作中豐富其內容,創(chuàng)新其形式,提升其境界,以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載體,打造了具有高原特色的“二高德育”品牌。堅持重點時間重點安排。在國慶、“七一”、中秋、端午等重要節(jié)日,安徽省援藏工作隊精心組織各類主題活動,援藏隊員與藏族師生一道,在寓教于樂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共組織專題活動10余場,多渠道全方位引導邊疆地區(qū)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特別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主題活動,山南二高近3000名藏漢師生在海拔3600多米的雪域高原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以飽滿的熱情為新中國生日送上祝福;顒邮艿叫氯A社、央視等各級媒體的廣泛報道,反響熱烈。堅持重要領域重點打造!爸挥写騽訉W生,才能影響學生”。德育教育只有不斷增強針對性、時代感和吸引力,才能潤物無聲地給學生以人生啟迪和精神力量。山南二高充分發(fā)揮安徽援藏人才優(yōu)勢,積極組建、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如黃梅戲社團、鍋莊舞社團、美術書法剪紙社團、太極拳社團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了解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促進皖藏兩地人員的交往交流交融。
三是基地社會化,拓寬德育教育渠道。“德育的本質是生活”,真正的道德教育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存在于孩子們的社會交往中。新形勢下,安徽援藏工作隊多方開辟校外德育基地,精心安排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帶領學生從封閉的校園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把山南市革命烈士陵園作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學校組織師生到陵園開展敬獻鮮花、碑前宣誓、清掃步道、修剪花木等活動,觀看圖片,聆聽講解,讓學生們感受革命先烈們不怕犧牲、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將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作為民主改革教育基地,教育學生是民主改革使得農奴翻身把歌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使得克松村人同心協力奔向小康,進而增強民族地區(qū)青少年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將山南市博物館及周邊的部分軍營作為歷史文化和軍事科技教育基地,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開辟校外勞動基地,參與秋收農忙,磨煉意志、體驗生活,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德育教育,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會主動和父母溝通,懂得感恩,放假回到家中也會力所能及為父母做家務。


兩年多來,安徽教育援藏精選德育內容、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校園文化得到了豐富,朝著“領跑山南、享譽全區(qū)、知名全國”的德育教育高地不斷邁進。山南二高2019、2020連續(xù)兩年被授予“山南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德育階段性成果——《用主題實踐活動強化學!傲⒌聵淙恕惫δ堋返墓ぷ靼咐@得西藏自治區(qū)首屆“兩融杯”教育教學成果交流及展示活動一等獎。
項目可借鑒意義
打造德育教育標桿學校,必須突出思政特色。突破傳統思政工作強調學生個人品德修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心理健康的做法,更加注重厚植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情懷,培養(yǎng)青年學生愛我中華的真摯感情,鑄牢青年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奉獻西藏、建設西藏的強烈主人翁精神,同時,將學生教育與教師培訓統籌起來,努力在學校形成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良好氛圍。
打造德育教育標桿學校,必須強化資金保障。通過援藏資金渠道,逐步加大德育教育項目建設投入力度,確保德育工作“不差錢”!笆濉逼陂g,安徽省援藏工作隊安排360萬元,專項用于學校德育展覽室、思政長廊和空中課堂等基礎設施建設,硬件條件基本完備。“十四五”期間,安排4500萬用于智慧校園建設,德育教育作為其中一個重要板塊,已經完成前期設計。通過軟硬件條件提升,為學校開展德育教育提供了基本保障。
打造德育教育標桿學校,必須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針對過去思政教育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參與熱情、教學實際效果差等問題,堅持以活動為載體,以基地為依托,以專人化人才為支撐,不斷豐富德育教育手段,全面提升德育教育的實際效果。去年以來,安徽省援藏工作隊在山南二高創(chuàng)新開展了十大主題活動,組建了五大學生社團,掛牌了五大教育基地,進一步落細落實德育教育工作方案,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打造德育教育標桿學校,必須建立聯動機制。把各方面積極性調動起來,廣泛吸納校內、校外力量參與,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校內聯動,主要推動援藏教師與二高師生結對子,通過日常交流交往開展德育教育;校級聯動,主要推動山南二高與安徽省重點示范高中簽訂“手拉手”協議,定期開展學生雙向交流;校媒聯動,主要推動學校與媒體合作,廣泛宣傳學校德育教育開展情況,不斷提升影響力和美譽度。
來源:安徽省援藏工作隊、安徽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