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xiāng)進行時 | “民風傳承”團隊暑期社會實踐圓滿完成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2021-8-18 18:05:43 文/龐飛 圖/杜曉陽
為積極響應國家發(fā)展非遺文化,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時代力量,7月15日,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民風傳承”實踐團隊八位成員從學校東門出發(fā),前往黃山市黟縣西遞鎮(zhèn)展開了為期5天的實踐調研,隨后又在7月28日到達合肥進行了支教活動。此次暑期實踐行動,致力于電商致富,將非遺產品與互聯(lián)網相互結合,圍繞“美麗鄉(xiāng)村”、“鄉(xiāng)村文化”等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暑期社會實踐,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積極向上的青春面貌。
(圖為實踐團隊與西遞古村落負責人合影)
傳承使命 弘揚紅色精神
7月16日上午,實踐團隊在當地負責人的帶領下,有幸拜訪到了有56年黨齡的查冬九前輩。查老的熱情讓實踐團隊感到分外親切,在團隊離開時查老叮囑的那句“為人民服務”成為團隊成員最大的感觸。在與黨員前輩近距離接觸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切身地感受到老一輩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圖為實踐團隊向黨員前輩學習)
文化自信 感受非遺魅力
為了讓當地村民對帶去的電商項目有更深的認知,7月18日,實踐團隊成員在政府負責人章自強的帶領下,拜訪了當地三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并前往當地手工藝人家中調研商品銷售情況。傳承人一邊向團隊成員展示非遺作品,一邊介紹非遺產品的由來典故,同時傳承人溫暖而又堅定地囑咐團隊成員要努力將中國非遺文化讓更多的年輕人所知曉。
(圖為手工藝前輩們向實踐團隊展示非遺文化)
以文化人 點亮孩子希望
7月28日下午,“民風傳承”小分隊奔赴鶴翔書苑開展暑期支教生活,在實踐過程中,小組成員給孩子們講述紅色長征故事,傳唱紅色歌曲,引領童心向黨,與祖國一起成長,讓孩子們對中國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了解,點燃了孩子們求知的夢想。
(圖為實踐團隊在書苑舉辦活動)
通過本次暑期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不僅感受到老一輩的共產黨員的熱血和奉獻,而且學習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知識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實踐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將銘記前輩的諄諄教誨,用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將非遺文化傳遞到身邊的每一處角落,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青春之力。
文/王圣釗
圖/趙靜文
核/張高奇、王曉偉、孟慧
審/夏林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微信號:ahpumec1935
應用研究型大學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分享
點點贊
點在看